癌王難測!胰臟發炎易誤診 內視鏡超音波避免白開刀

癌王難測!胰臟發炎易誤診,內視超音波避免白開刀。(示意圖/Shutterstock)

一名中年男性病患,因上腹痛以及體重下降,懷疑是胰臟腫瘤,至醫院接受內視鏡超音波檢查評估,並以超音波對比顯影劑輔助診斷,加上內視鏡超音波細針抽吸術獲取胰臟組織提供病理診斷,診斷爲自體免疫性胰臟炎,而不是胰臟癌;目前持續門診接受藥物治療,腹痛症狀改善,胰臟病竈也因藥物治療後消褪。

●胰臟病竈 電腦斷層、核磁共振不易區分

臺中榮民總醫院肝膽腸胃醫師廖思嘉表示,胰臟是位於腹腔比較深層器官,常因爲腸氣的阻擋而成爲腹部超音波的檢查盲點,因此需要經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來幫助診斷。

然而,胰臟的病竈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並不容易區分,尤其局部發炎病竈會被誤診爲惡性腫瘤,而讓病人白白開刀;且胰臟的手術往往屬於大手術,併發症也高,若能在術前先正確診斷,才能避免不必要之手術。

●內視鏡超音波使用對比顯影劑 洗腎病人也能用

廖思嘉醫師解釋,內視鏡超音波所用之「對比顯影劑」並不具有明顯之肝腎毒性,洗腎的病人也能使用,主要的副作用爲過敏反應,發生率約在萬分之一左右。

此外,對於難以鑑別診斷之胰臟病竈,病患如果不適合施打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造影所用之顯影劑,可以使用超音波之「對比顯影劑」評估,以確認病竈惡性的可能性,儘早接受治療。

●對比顯影劑精準 提高診斷率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顯影劑經由腸道貼近胰臟進行內視鏡超音波細針抽吸術,不僅距離最近而且不易受腸道阻擋,影像經皮腹部超音波更爲清晰,更安全、能更精準的針對胰臟病竈進行穿刺採樣、切片提高診斷率。(編輯樑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