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突出特色發展 落實《南沙意見》

證券時報記者 戚七

3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專題發佈會,解讀年初正式印發實施的《關於支持廣州南沙放寬市場準入與加強監管體制改革的意見》(下稱《南沙意見》)。

廣州市市長孫志洋在會上表示,廣州正在通過聚焦重點政策、建設重點平臺、突出特色發展抓落實。

孫志洋指出,與開展同類改革試點的地區相比,南沙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突出強調放寬准入與加強監管並重。二是突出推動海洋科技創新、服務貿易、企業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體系、綠色低碳等4個領域改革發展。三是注重與周邊地區錯位發展。

因此,南沙在具體落實《南沙意見》過程中,在設立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方面,突出面向大灣區,側重支持商業航天、生物醫藥、海洋科學等領域。在推進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建設方面,着重建設區域無人體系管控調度系統。在金融發展方面,突出發展綠色金融,重點推進廣州期貨交易所、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和資管中心建設等。

1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正式對外發布《南沙意見》,此次《南沙意見》是按照2022年6月發佈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工作要求,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加強和規範全流程監管,通過首創性改革舉措,更好發揮廣州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引領帶動作用,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表示,《南沙意見》就南沙放寬准入和加強監管改革部署了15條具體改革舉措。其中11條爲放寬市場準入政策措施,這11條措施主要可以分爲兩類。

一類是謀劃重大體制機制改革,從國家層面體系性統籌設計的重點改革任務。

“在試點謀劃中,我們着力發揮南沙獨特的改革創新優勢,將南沙作爲相關領域大膽探索、先行突破的功能載體,以期形成一批首創性改革創新經驗,爲全國層面重點領域改革帶來新的局面。”肖渭明舉例指出,圍繞加快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和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南沙意見》相繼提出了參與制定並推動實施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技術標準,構建國際領先的工業機器人、智能設備行業標準和認證體系並開展國際檢測認證服務等,通過建立與國際對接的標準、規制與制度體系,引領塑造先進標準、打造一流市場準入環境。

另外一類是發揮南沙既有領域優勢,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改革舉措。

《南沙意見》充分響應地方發展需求,支持南沙大膽開展前沿顛覆性科技創新、積極延展市場應用場景。包括開展無人設備產業化應用、建設大灣區無人體系產業孵化基地、建立深海領域全球前沿科學研究協同機制等。肖渭明認爲,這些措施將極大鼓勵具有創新和市場前景的行業企業先行先試。

此外,《南沙意見》鼓勵發揮廣州外國駐穗領事館集聚優勢,謀劃建設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有效激勵優勢創新產業資源匯聚,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高地和對外服務窗口,將爲更好發揮南沙重大戰略性平臺作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