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爲晶創計劃赴美攬才 盼鮭魚返鄉確保我國人才優勢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上週赴北加州矽谷地區攬才,期望赴美留學的畢業生能返臺,爲臺灣半導體科技貢獻才華。(陽明交大提供)

臺灣目前正推動晶創臺灣方案(簡稱晶創計劃),深化臺灣半導體領先優勢與發展深成式AI等多元應用。惟不僅科技業缺才,國內大學也有師資高齡化的問題。以陽明交大爲例,編制內教師約有58%都在50歲以上,且整體高教持續縮編,恐衝擊高教與產業競爭力。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上週赴北加州矽谷地區攬才,期望赴美留學的畢業生能返臺,爲臺灣半導體科技貢獻才華,確保臺灣半導體優勢。

林奇宏攜同副校長李鎮宜、產創長黃經堯赴美,與駐舊金山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組長蔡孟勳,一同前往史丹佛大學及加州柏克萊大學,和40多名臺灣留學生對談,除了說明政府目前正在推動的晶創計劃外,主要期盼這羣臺灣優秀人才能鮭魚返鄉,替臺灣科技與高教注入新活力。

蔡孟勳也特別強調國科會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計劃、外籍高階人才來臺實習試辦專案,以及教育部玉山學者,盼吸引海外學人歸國。

「期望我們這一代能交棒給年輕人。」林奇宏表示,90年代是臺灣高教擴張期,自己當年就是90年代返國任教,但2000年後留學歸國人數逐漸減少,90年代這批學者又已屆退休年齡,苦無下一帶接棒。他說,年輕人有很豐富的才華和創造力。現在正值臺灣的關鍵時刻,很希望能吸引他們回國延續臺灣的優勢。

培育半導體人才多年的李鎮宜副校長也說,陽明交大今年獲臺積電大力支持成立半導體工程學系,除培育具有專業基礎能力的大學部學生外,也銜接後續的研究所教育,提供半導體科技產業發展所需求的高階研發與領導人才,同時透過與國際接軌的學術交流平臺及業界資源的挹注,與世界知名大學共同培育下世代半導體制造與創新產業應用的多元人才,也期許透過晶創臺灣的推動專案,吸引更多優秀海內外學子的投入,再造更多的「晶奇」。

這次陽明交大的美國行,主要是參加北加州的陽明交大校友會成立大會,但行政團隊仍在緊湊時間中,特別安排與灣區兩名校學生的座談與當地企業的參訪,期望能替臺灣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確保科技優勢,厚植臺灣的人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