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圓山花博 曾是美軍大本營

外交部12日舉行AIT臺北辦事處擴建案需求座談會,上百名里民出席,並喊話先跟臺灣建交;AIT代表(左一)僅在門口聆聽,讓里民好奇地探頭察看。(郭吉銓攝)

美國在臺協會(AIT)擬擴建,外界好奇台美沒有邦交,爲何需要如此大片土地?學者質疑有戍守、撤僑等軍事考量。其實在兩國未斷交前,訂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駐臺機構相當多,最盛時期莫過於美軍駐臺階段,光在陽明山就有美軍福利社、俱樂部、宿舍,現今圓山花博與北美館曾是美軍協防颱灣司令部,讓臺北市的北區一度成爲美國在臺大本營。

細數過往美國在臺建物,1950年代位在陽明山的美軍相關建設,是當時臺灣北部駐臺美軍與軍眷活動地點,形成佔地超過4萬多坪的美軍宿舍羣小型聚落外,附近也有美軍福利社、美軍俱樂部,提供在臺美軍購物與飲食,也讓舶來品非常搶手,有許多駐臺美軍透過轉售美軍福利社物品給臺灣商店獲利,演變出美國貨「地下經濟」。

圓山花博園區、北美館現址曾是美軍協防颱灣司令部,有美國海軍超市、販賣部、劇院、運動場、郵局及俱樂部,現在臺北榮總東院區過去是美國海軍醫院,建於1953年的天母白屋也是美軍駐臺期間的美軍宿舍。

AIT位在北市信義路舊址,原是美海軍輔助通信營區,在斷交前,爲駐臺美軍顧問團(MAAG)總部與中央情報局臺北站。斷交後根據《臺灣關係法》成立「美國在臺協會」,並使用海軍輔助通信營區作辦事處,一直到2018年6月搬遷到內湖金湖路新館。

1962至1974年冷戰時期,美國中央情報局與臺灣合作,在桃園空軍基地設有黑貓中隊基地,美軍駐臺後爆發越戰,臺灣成爲支援越戰中繼點,美軍在臺中修建「大楊油庫」,斷交後油庫也遭廢棄。

隨美臺展開軍事合作,臺中、臺南、屏東相繼設立美軍顧問團俱樂部,1957年高雄也在左營開設軍官俱樂部,現仍有不少建築物都見證當年那段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