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新視界-基本面改善讓高收益債吸引力提升

野村企業研究與資產管理公司執行董事 杜邁可(Michael Dugan)

重新評估信用風險,是機構投資者在2009年底時考慮的一個主要變數,市場參與者開始重新調整對未來的風險偏好。我們認爲2008~2009年之後對於風險偏好的重新評估,讓衆多主要競爭者轉爲風險趨避。

部分高收益債券經理人在2008年和2009年表現不佳後,其中多數人做出戰略決策,專注高收債的高信評亦即BB與B評級,並略微偏向於BB評級。儘管殖利率低且存續期間長,但許多投資者對此「買單」,因爲他們認爲流動性更強,並且以夏普值所衡量的風險調整過投資組合更爲優異。

高收益發行人和資本市場團隊都迅速抓住投資者的需求。許多產業的經營團隊利用這種需求,聚焦在爲高息債務進行再融資、推遲到期日和流動性,以便於爲 COVID-19等外來衝擊做好準備。

COVID-19的大流行,爲十多年來轉爲更高信評發債的變化提供推進器。在2020年,BB評級佔所有新發行的高收益債47%,CCC評級佔11%,與2007年CCC評級佔38%的發行高峰相比,已大幅下降。此外,從投資等級降至高收益債等級的墮落天使高收益債創下2,38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紀錄,許多較大的前投資級公司債僅被調降1~2個評級便進入BB信評(非投資級),使高收益債的平均信評因此變得更高。獲取新資本、低利率和高度的再融資,促成由正向的評級遷移和違約率急劇下降所造就的環境。目前的市場多頭是受到大規模信評調整正面循環的結果。違約數量、利率和危難比率(賤售比率)都在繼續下降,自2020年第4季以來,受到信評機構調升信評的債券金額是調降信評金額的2.2倍之多。

儘管有這些正面發展,高收債在8月底的絕對最差殖利率(absolute yield-to-worst)爲3.96%,與新興市場主權債相同,存續時間則只有一半,風險狀況也有改善。從風險等級來看,美國高收債和新興市場主權債通常是殖利率最高的固定收益資產;以絕對值而言,它們殖利率都略低於4.0%,比ICE美銀美林美國投資級企業債指數高出196個基本點,比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高出255個基本點,也比彭博全球綜合債券指數高出294個基本點。

由於債券殖利率非常低,機構投資者續「追逐收益」,並分配更多資金到高收債。由於非美元貨幣外匯避險成本仍極低,美國境內與外國機構投資者均配置大量金額在美元高收債,而且整體高收益信貸環境持續改善。

儘管主動式管理的共同基金及ETF不斷成長,機構投資者仍是高收益債市場的主導力量。正如我們在2020下半年和2021年初看到的,機構投資者的佔比約三分之二,且許多人續增加高收債配置。這些投資者提供穩定長期資金。如果利率續保持低檔,那新的資金應續流向能提供高殖利率的產品。

我們相信,資金朝向增加高收益債配置具有強而有力的論述基礎,市場需求依然強勁,預期它將支持高收益債的持續成長以及信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