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大解放中秋烤肉趴連發 營養師提醒這樣選少負擔

疫後大解放,中秋烤肉趴連發,甚至有人在週末連烤3天,營養師提醒,適量享用烤肉,避免身體負擔。(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營養師建議民衆,烤肉時優先選擇蔬菜食材,並選用豆乾、瘦肉、去皮雞肉、魚肉、帶殼海鮮等低脂食材。(衛福部南投醫院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中秋烤肉聚會因新冠本土疫情爆發而暫停2、3年,如今疫情趨緩,許多人在週末連烤3天,大啖烤肉配啤酒,殊不知享用美食時,也吃進過多的熱量、油脂及鹽份,因此南投醫院營養師提醒,烤肉食材應選低脂、低鹽的原型食物,適量享用,避免身體負擔。

衛福部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提醒,民衆疫後大解放,近期家將戶戶都舉行中秋烤肉趴,民衆想要滿足味蕾,又要兼顧健康,只要把握「多蔬菜、少高油、注意鈉含量、適度烤炙及適量」等原則,就能安心享受美食。

陳佳祺建議,優先選擇蔬菜食材,如玉米筍、甜椒、香菇、筊白筍、絲瓜等,補充膳食纖維、類黃酮與多酚化合物等植化素;避免五花肉、雞皮、培根、香腸、熱狗、內臟等高油脂食物,因爲高油脂食物不僅熱量高,滴入炭火中會產生多環芳香烴化合物(PAHs),具致癌風險,可選用豆乾、瘦肉、去皮雞肉、魚肉、帶殼海鮮等低脂食材。

「高鈉醃製品,要注意食用量,控制食物燒烤時間。」陳佳祺提醒,食物儘量切薄,讓食物燒烤時間縮短,避免食物因長時間高溫炭燒烤焦或吸收過多的薰煙,適量享用食材,避免攝取過量的熱量、油脂及鹽份,纔不會造成身體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