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

原標題:以舊換新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

通過一站式以舊換新服務模式,實現消費者消費精準補貼,讓更多消費者受惠於政策紅利,從而更大程度激活家電消費細分存量市場、創造消費新增量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鼓勵和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提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促進消費的穩定增長。同時,還強調要通過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等手段,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家電更新在消費品更新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比重,是居民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元素。2023年,我國家電市場高度飽和、需求低迷,家電市場規模約7931億元,全年增幅3.1%,消費者需求更趨理性,正從“剛需普及”向“品需改善”轉換。在此背景下,家電行業需要圍繞用戶需求不斷完善經營模式,藉助互聯網平臺渠道,通過一站式以舊換新服務模式,深度與家電品牌合作、實現消費者消費精準補貼,讓更多消費者受惠於政策紅利,從而更大程度激活家電消費細分存量市場、創造消費新增量。近年來,家電零售渠道逐步從“線下爲主”向線上線下協同轉變。有關數據顯示,2022年線上渠道佔家用電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42.7%,較2019年提高了8.8個百分點。同時,2023年,我國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臺,每百戶居民擁有空調、冰箱、電視均超百臺,一些家電使用的時間也較長,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

某知名網絡交易平臺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6月開始至今,結合“618”購物節、國慶節、“雙11”“雙12”等促銷活動,持續開展“一站式以舊換新”活動,聯合超過900個國內外知名家電品牌、4000多家店鋪開展以舊換新服務,覆蓋了大家電、手機數碼、電腦辦公設備以及清潔電器等多個家電品類,吸引海爾、美的、三星、蘋果等品牌的參與,惠及幾百萬消費者,具有“補貼力度大、用戶覆蓋廣、社會效益高”等特點,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有效帶動家電產品的升級換代,成爲驅動家電消費市場穩健增長的重要引擎。

互聯網平臺聯動快遞實現家電“送新取舊”,簡化了服務流程提升了購物體驗。以上述網絡交易平臺聯合某速遞公司爲例,實現新品配送安裝與舊家電回收同步完成,簡化了消費者分別預約、多次等待的繁瑣過程,推動了換新消費。二手交易平臺推動了閒置家電、家居產品循環再利用和環保理念的落地實踐。針對冰箱、彩電、洗衣機等輕安裝商品,提供送新機上門與同步回收舊機的一體化服務;針對空調等強安裝服務商品,在新機送貨上門的同時,可以享受專業人員上門拆卸回收舊空調,可預約新空調的專業安裝服務。家電拆解回收流程涵蓋從用戶端回收至末端處理全過程的可控、可追溯。

不可否認的是,消費品在以舊換新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家電品類如何進一步擴大。當前,家電以舊換新主要爲高殘值產品,針對低殘值、無殘值且拆卸與回收處理相對複雜的產品目前覆蓋範圍不夠。二是覆蓋區域如何從城市向縣鄉擴大。目前電商平臺以舊換新主要以城市用戶爲主,如何擴展至偏遠特定區域的消費者都能便捷地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以舊換新操作。三是平臺、廠家、服務商聯動提升服務體驗。從家電預約上門、新品配送安裝到舊品專業拆解回收等各個環節的服務,如何更好無縫銜接的一站式服務,不斷優化消費體驗。

因此,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還需要政策上的持續補充和完善。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設立互聯網平臺專項扶持資金。一方面擴大以舊換新品類覆蓋範圍,鼓勵低殘值、無殘值品類商品參與以舊換新,探索跨品類以舊換新的模式;另一方面,激勵互聯網平臺投入更多資源研發並推廣適用於電子商務環境的“一站式以舊換新”業務模式和技術方案,擴大以舊換新業務場景。二是針對互聯網平臺制訂以舊換新實施細則,明確互聯網平臺在舊物回收、新品兌換過程中的責任與義務,引導其積極參與綠色環保行動。三是鼓勵和支持互聯網平臺與線下實體企業合作,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以舊換新服務體系,方便消費者進行舊物回收和新品選購。四是推動二手物品交易和服務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二手物品的鑑定、評估、分級等相關標準,並完善相應的評價體系、糾紛解決機制。五是鼓勵和支持平臺開展社區回收模式創新。針對低值可回收物(如傢俱、舊衣等)單體價值不高、物流成本較大、回收不便利等痛點問題,鼓勵地方增設多品類的社區回收站點,基於二手閒置交易平臺的數字化能力,助力社區實現便民回收的數字化轉型。

(趙曉光,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北京市海淀區委會主委)

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