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李登輝 原民會主委:正名運動關鍵人物

憲法在1994年修正,前總統李登輝在當年8月1日公佈從此把「山胞」正名爲「住民」。(原民會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憲法在1994年修正,前總統李登輝在當年8月1日公佈從此把「山胞」正名爲「原住民」,當年擔任正名運動總指揮、原民會現任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感謝李登輝當年以總統的高度支持正名運動,讓原住民得已正名,「否則原住民可能現在就不叫原住民了」。

夷將說,原住民族正名運動中,國民黨內部認爲「原住民族」一詞有「這塊土地原來主人」的意涵,擔心把漢民族當成外來民族,進而把國民黨當成外來政權,在1992年時國民黨中常會決議,擬把憲法中的「山胞」一詞改成「早住民」或「先住民」。所幸,李登輝接見原住民族各族羣代表時表示,名稱問題應該做通盤考量,不要急於定案,才使爭議暫緩。

夷將指出,在原住民族正名運動最爲激烈的時刻,1994年4月10日李登輝出席「原住民文化會議致詞時,首次以國家元首身分使用「原住民」一詞,更在當年7月1日,接見臺灣原住民族憲法運動聯盟代表,並表態支持原住民正名,表決憲法增修條文時,支持把「山胞」正名爲「原住民」,方得正名成功。

夷將也說,當年李登輝接見原運代表時,除了用國語溝通外,也考量部分長者日本教育、聽不懂國語,還用日語溝通,「印象十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