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催打 中央應超前部署

這將我拉回到今年3月22日場景,AZ疫苗接種的首日,由各醫院院長率先施打,當時臺灣本土疫情相對平穩,社區感染風險低,疫苗施打率因疫情穩定,民衆普遍施打意願偏低,但殊不知在4月之後病毒己經慢慢在向社區傳播,直到5月11日指標個案1203前會長被發現確診Covid-19本土疫情爆發!

之後的1個月又10天第一波較大規模本土疫情發生,造成超過14,000人以上的感染數和數百人死亡,相信大家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因此目前臺灣本土疫情相對穩定,將會是提高疫苗覆蓋率的最佳時機點,「有米當思無米之苦」,同樣的,您不能等到可能的疫情又來的時候才又像今年5月一樣搶打疫苗,在此提醒各位好友關心自己也關心周遭的朋友,因爲Covid-19 是關係到羣體健康的公衛議題,大家都有責任!

施打疫苗的重要性,首先要從病毒傳播力說起,Delta病毒傳播力強,R0值介於8-10之間,難以適用羣體免疫的概念阻斷病毒的傳播,目前臺灣一劑疫苗的覆蓋率已達76%,也就是能夠施打卻尚未施打的大約還有300萬民衆,而病毒一進入到社區內,沒有施打疫苗或未完整施打兩劑疫苗的民衆恐怕成爲最易被感染的族羣。

況且疫苗的接種與否不是單純「個人」施打意願考量,而是全民公共衛生議題,因爲個人的施打與否可能會影響周遭「羣體」健康風險問題,因此站在羣體健康的角度全民都應施打疫苗,因個人不打疫苗除了自己容易被感染外,也會將病毒傳染給打完二劑疫苗的人造成突破性感染,因此接種疫苗除了自我保護外也是保護羣體免於威脅,根據國外文獻指出,未施打完整疫苗者較完整施打兩劑疫苗者,染疫後的住院率和重症率分別高出4-6倍。

臺灣防疫表現從科學與證證角度(確診數、確診率、死亡數及死亡率)來看錶現優異,接下來的社區傳播挑戰就是明年邊境逐步解封,因此現在這個階段就是衝高二劑覆蓋率約最佳時機點,鼓勵施打疫苗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應超前部署,將應施打而未施打疫苗者納入管理措施,先預告明年未施打完兩劑疫苗者不得進入公共場所及人潮壅擠、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之場域,鼓勵與管理配套雙管齊下才能達到高疫苗覆蓋率的目標。

(筆者爲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陽明交大醫管所兼任副教授)

本文是指經醫師評估合適接種疫苗者應接種疫苗,經醫師評估不合適接種疫苗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