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股價“腰斬”背後:遭境外機構大肆賣空?

漢能5月20日在香港、北京兩地發生的故事,讓市場大跌眼鏡。

在港交所,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從當日上午10:15跌破7港元開始,“斷崖式”下跌至10:40停牌時的3.91港元。當日,以7.35港元開盤的漢能薄膜發電股價下跌46.95%;該公司市值從開盤時的3066億港元,縮水至1435億港元;該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河君持股比例爲80.85%,身價蒸發1167億港元。

在北京,李河君當日上午10:40在位於奧林匹克公園的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發表了時長不超過9分鐘的演講,重申“漢能的夢想”——希望有一天像蘋果、微軟在美國一樣,像三星在韓國一樣,成爲中國企業的國家名片。

對股價暴跌的原因,有香港媒體報道稱,5月14日,有高達逾18.8億股漢能(約佔已發行股份4.5%)股份轉入東方證券;可見大部分股份由實物股票市場轉入,大有部署沽貨意味。交易數據顯示,漢能薄膜發電在5月20日發生了6次超過600萬股、19次超過100萬股的拋售,可見多家機構參與了該股的拋售。

漢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也不知道股價大跌的原因,一切以公告爲準。”

再發新品

5月20日上午,漢能薄膜發電在香港九龍香格里拉召開股東大會,該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並未出席,會議由行政總裁代明芳主持。相關報道顯示,代明芳在會議期間突然離開座位接聽電話,直至會議結束才返座。代明芳當日也拒絕就股價大跌置評,僅稱將發佈公告。

身着白襯衫、條紋西裝的李河君,當日則出現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舉行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落成典禮暨薄膜充電新品發佈會。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是全球首座“以太陽爲主線,以清潔能源爲主題”的專業展館,佔地面積達到7119平方米,據稱耗資超億元。

李河君在不到9分鐘的演講中提到,“風能、核電、潮汐能等新能源各有侷限,唯一可靠的能夠大規模替代傳統化石能源的,只有太陽能。”他表示,“我們在三五年的時間裡,已經把薄膜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降到5毛錢,而且每提高一個轉化率百分點,成本下降5%。”李河君藉此闡釋漢能薄膜發電未來的市場空間,因此又在演講中重提“漢能的夢想”。

當日,漢能還發布了便攜、移動、專業三個系列共計12款薄膜發電充電新品,並邀請中國登山界青年代表、北京市應急志願者服務總隊、瓦努阿圖能源部官員等爲新產品站臺,講述其應用場景。但據記者瞭解,這些新產品的價格不菲,在消費市場上推廣並不容易。

空方“突襲”?

2014年11月滬港通開啓以來,漢能薄膜發電成爲港股明星。

數據顯示,漢能薄膜發電自2006年上市至2013年以前,股價基本上都處於0.3港元以下; 2012年年末,股價爲0.35港元,市值爲145.7億港元;2013年以後,漢能股價進入上升通道,2013年年末升至1.43元,市值接近600億港元;2014年漢能股價加速上升,出人意料地上漲5.5倍;2015年以來,漢能股價從年初的2.81港元上漲至5月初的9港元高點,總市值則高達3778億港元,李河君也藉此超越馬雲、王健林等成爲“中國首富”。

對於5月20日漢能股價的暴跌,有券商分析師表示,主要是大量機構拋售所致。交易數據顯示,當日大單賣出的股數爲4105萬股,佔當日早盤成交量的23%。還有券商分析師透露,賣盤主要來自UBS、高盛等。

另據《福布斯》網站報道,漢能股價暴跌期間,兩家華爾街對衝基金Dialectic Capital、Lakewood Capital都相繼在做空漢能。福布斯稱,整個市場對漢能的做空沽盤多達3100萬股,使得漢能成爲當前中國兩岸股市上交易量最高的股票之一。港交所的記錄也顯示,最高峰時漢能的股票每天有多達1.4億股換手。

暴跌之前漢能的市值約爲3066億港元,相關測算顯示,這幾乎相當於所有A股、H股以及美股光伏企業的市值總和。上述光伏業人士指出,中美兩國的同業公司目前的市盈率不超過20倍,但暴跌之前漢能的市盈率高達200倍,因此大幅調整隻是時間問題。

據記者瞭解,2014年12月18日,比亞迪的股價也曾在一天內從36.7港元暴跌至18.7港元,但截至5月21日,該股股價已經回升至50港元以上。漢能股價能否複製比亞迪的逆轉之路,業界正拭目以待。當然,基本面沒問題將成爲漢能股價逆轉的根本支撐。

面對股價暴跌,李河君似乎並不爲此所動。他仍然信心滿滿地表示,希望能夠成爲中國企業的國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