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倒閉310萬家門店,實體店老闆該怎麼辦?馬雲:新零售是趨勢

中國有8000萬個體戶,可在2020年一年時間就有310萬個個體戶註銷,倒閉。

你可能覺得實體店的倒閉,是電商衝擊所致、是房租壓力。其實都不是。

還想開店的朋友一定要看懂,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模式,重新做好以下3個佈局!

1

馬雲早在2016年就預言:未來不再有實體店與電商,只有新零售。可什麼是新零售呢?

對於連鎖類型的實體店來說,未來可以向020模式+直播模式轉型,構建直播社交新零售模式。

這種O2O模式就類似於盒馬生鮮,下線門店滿足人們下線體驗需求,線上有APP滿足人們線上下單、配送到家的需求。

但對於母嬰、服裝等零售行業來說,可以在新零售的基礎上,增加直播與社交零售的部分。

比如,你有2000家連鎖店,可以由總部統一直播,產生訂單後,根據用戶的所在地,由距離最近的加盟商或者直營店發貨。

從這個角度來看,實體門店就成了前置倉,負責總部直播以及線上雲店的訂單的發貨,售貨服務。

而實體門店可以作爲一個流量入口,把線下的客戶導入線上雲店,併爲客戶提供體驗式消費、售貨服務等。

另外,每個實體門店也要把客戶導入私域,由店長負責管理,總部統一運營。

在私域流量的基礎上,還可以塑造品牌IP,與粉絲產生情感連接與強關係,驅動私域用戶持續在直播、線上、線下消費。就像完美日記的小丸子與小美子一樣。

2

當310萬個體戶、實體店倒閉後,整個商業結構與商業形態也會改變,中間商也會消失。

可面臨淘汰危機,中間商未來該何去何從呢?同樣可以向新零售轉型,打造社區團購模式。

因爲實體門店大量倒閉,從根本上來說,跟電商衝擊無關,真正的原因是人們的生活習慣與需求變了。

在疫情常態化以及宅生活的趨勢下,人們不僅會選擇線上點外賣,也會在線上買菜、賣水果以及購買一系列的生活所需。

於是社區團購可以靠高性價優勢,以及配送到家的服務,滿足人們的需求。

從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爲什麼互聯網5大互聯巨頭近兩年都紛紛入局社區團購了。

但這種社區團購,不只是互聯網企業的風口,每個具有供應鏈優勢的中間商都能夠分一杯羹。

我們可以與大的社區物業合作開發社區經濟平臺,不僅可以爲社區客戶提供生鮮、水果,還能銷售酒水、米麪、家居用品等等。

比如,可以直接在小區社交媒體賬號掛載平臺連接,滿足社區客戶的需求。

這樣即解決了流量的問題,又解決了背書的問題,具有供應鏈優勢的中間商可以更快地轉型。

3

當310萬實體店都倒閉以後,所有的實體老闆都開始有病亂投醫,試圖通過直播、同城號改變現狀。

因此會被無良的短視頻直播培訓機構收割。即便能夠轉型成功也賺不到錢,因爲現在直播不但要有人播,還有做付費推廣,具備價格優勢,整體下來的成本不比實體門店低。

而未來真正能夠給實體店帶來轉機的只有這3條路。

如果你不具備供應鏈優勢,又不懂營銷,那麼最佳的方式就是與新零售平臺合作,成爲平臺的下線體驗店。

這樣就能夠獲取平臺的賦能,實現數字化轉型以及供應鏈的支持、品牌背書等等。

不願意受平臺約束的老闆,可以把線下作爲入口,把老客戶導入私域,在線上賣貨,推廣活動,維護好老客戶提升復購率。雖然這個方法很土,但最適合個體戶。

如果你的生意是高頻消費的產品,可以以小區爲單位建羣,在羣裡賣貨。

比如,炸雞、熟食、水果等,除了在外賣平臺銷售,羣也是最近的營銷利器,更爲關鍵的是沒有費用。

建羣最快的方法,不是地推、掃碼送禮物,而是直接給社區便利店的老闆合作。

因爲現在幾乎每個便利店都有1-3個客戶羣,直接給便利店老闆相應的分潤,一起維護、服務客戶即可。

轉型的模式與方法非常多,能夠決定你成功與否的不在於投資多少錢,有多少資源,最關鍵是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找到符合自己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