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兒少詐欺人數不減反增 議員促中市府想辦法

臺中市議員邱素貞、謝明源、蕭隆澤等人要求警察局、教育局等單位針對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儘速提出具體因應之道。(張亦惠攝)

新冠肺炎肆虐2年多,許多行業業績萎縮,但臺中市議員邱素貞卻發現,臺中市兒少詐欺嫌犯人數不減反增,要求警察局、教育局等局處應儘快想辦法,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市長盧秀燕也說,這不只是社會問題也是國安問題,是很重要的議題。

臺中市議員邱素貞、謝明源、蕭隆澤表示,受疫情影響,許多活動減少,讓各行各業叫苦連天,但詐欺嫌犯人數不減反增。2021年全臺查獲青少年嫌疑犯4.2萬人,涉詐欺比例百分之24。

邱素貞指出,根據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統計,臺中市兒童少年(未滿18歲以下)犯罪人數統計,從2019年每10萬人有1004位嫌疑犯,到2021年每10萬人有1226人,兒童、青少年人口犯罪率呈現上升趨勢,加上詐騙佔比最高,顯見集團未受疫情影響,持續透過各種管道吸收年輕族羣。

面對少子化影響,兒童、青少年涉嫌詐欺案件卻增加,不僅危害治安,更嚴重減損青年勞動力,形成國家發展危機,邱素貞、謝明源、蕭隆澤等人要求警察局、教育局等單位,儘速提出具體因應之道,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市長盧秀燕說,這是社會議題,也是國安議題,她高度重視。孩子若走入歧途大多有兩種狀況,一是家庭非常辛苦急於脫貧,想找快速道路而被騙;另一是價值觀偏差,急於快速致富,要多管齊下處理。價值觀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做起;政府要如何協助脫貧,再加上社會網路化,如何攔截詐騙孩子的管道也非常重要。

警察局說明,局持續運用各項偵查技巧積極追查並落實蒐證,強化與金融機構、超商、保全業、計程車業間通報聯繫,並針對高發詐欺案件以分層分衆方式宣導,公佈新犯罪手法及其預防策略。

教育局表示,會督導各級學校每學期加強辦理「校園法治巡迴宣導」、「反毒、識毒、拒毒巡迴宣導」、「防制詐騙巡迴宣導」,增進學生法治觀念,避免觸法或因知能不足涉入犯罪行爲。

社會局指出,依據「少年偏差行爲預防及輔導辦法」分工,觸法少年由少年法庭審理裁定,曝險少年由少輔會辦理預防及輔導工作,其餘兒童少年若有偏差行爲者,依學籍分流教育局或社會局協助服務,若兒少家庭有經濟困頓、兒少保護、身心障礙等議題,社會局將提供相關資源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