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警戒何時可降至一級?陳時中鬆口給答案

陳時中鬆口降一級將會與跟邊境解封一起。圖爲民衆入境機場的畫面。(本報系資料照)

本土疫情雖已趨緩,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佈二級警戒將繼續延長至11月15日,同時也公佈多項鬆綁措施,這樣的政策,引發各界好奇,鬆綁多項措施與降級的差別在哪?到底什麼時候纔會宣佈降級?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下降一級會與邊境鬆綁一起做。

美國媒體彭博(Bloomberg)日前公佈最新「全球防疫韌性排名」(Covid Resilience Ranking),臺灣10月排名再掉5名,於53個列入評比的經濟體中排第47名,其中,臺灣在航班載客能力與接種疫苗旅客自由度上表現較差,在封鎖嚴重度則表現普通。

對於名次的倒退,陳時中表示,大家都希望名次往前跑,但該評比的要求與臺灣國情不符合,我們在境內國家中開放讓經濟復甦,在保護復甦中,邊境暫時嚴管,等到疫苗起來,其他周遭疫情相對低時再來開放,

至於下降到一級的條件?陳時中說,屆時會與邊境檢疫措施一起做,這次是在二級中,做檢疫的開放。而鬆綁政策還是要看臺灣疫情,國內9月20日至今本土共10例,後面8例都是舊案,也就是說社區基本上是安全的,所以予以開放。

由於感染科權威黃立民認爲,目前一直強調疫苗覆蓋率沒意義,陳時中表示,目前全國高齡者的接種率都有八成,一、二類也有九成,代表防疫人員這條防線,相對是對防疫有保障,風險人員受到保護也相對高。

而臺大公衛學者陳秀熙表示,低風險國家或致死率低的國家可先鬆綁,例如可縮短居檢疫天數?陳時中表示,死亡或是所謂致死率這應該是看致死率,致死率相對對於人的威脅若相對低是一個考量因素,中央考量是第二劑涵蓋率代表抵抗例力外,也會考慮各國風險情況,予以分級

至於春節居家檢疫放寬何時公佈,陳時中表示,目前方案研議中,最後確定再報告,下週就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