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擊勞動市場! 勞資雙方展望Q3景氣悲觀度暴增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不少店家都撐不下去了。(資料照/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餘弦妙/臺北報導

本土疫情持續衝擊勞動市場,不但波及畢業求職季,三級警戒二度延長,導致不少廠商停業、停工,因此從企業主到上班族,該如何看待未來前景人力銀行就觀察到,與第二季相比,展望第三季景氣,企業悲觀度明顯增加「悲觀度」達23個季度以來的次高水準

疫情對臺灣經濟的衝擊到底有多大?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與第二季相比,展望第三季景氣,企業悲觀度明顯增加,把樂觀與悲觀比例相扣除後,得到的資方「淨樂觀比例」爲-11.2%,去年同期則爲+1.3%,相較上一季「淨樂觀比例」是+26.6%,企業由正面翻轉成負面看法,而且「悲觀度」算是23個季度以來的次高水準,這也是自2016年第二季以來次高水準。

相形之下,對於Q3景氣,上班族更加保守面對,持平看待的有42.5%,樂觀的佔13.7%,悲觀看待的有43.8%:將樂觀與悲觀比例相扣除後,得出來的勞方「淨樂觀比例」爲-30.1%,去年同期則爲-18.8%,相較Q2調查爲+11.3%,同樣由「正數反轉成負數」,「悲觀度」算是24個季度以來的次高水準。

綜觀勞資雙方對經濟前景的看法,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分析,本土疫情使防疫升級內需廠商受到消費市場急凍效應波及,要靠政府紓困與振興方案,未來纔有可能「點火」加溫業績所幸外銷廠商接單暢旺,只要不缺工、缺料產線仍可順利運作;只是無法預測疫情何時結束,因此苦撐中的企業主對未來營運態度顯得「異常保守」。

另一方面楊宗斌更認爲,由於正處在「無薪假」人數家數攀升階段勞工們更害怕下一個階段,將面臨裁員減薪風暴,紛紛提高職場危機意識,所以對於下半年的景氣,看法都不會太樂觀,甚至還需要「省吃儉用」度過財務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