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美紛爭 公股銀大陸曝險大降

公股行庫大陸曝險概況

疫情加上中美貿易戰雙重夾擊,使公股銀行大陸曝險2020年全面大降,根據行庫最新數據,行庫2020年底最新曝險佔淨值比重平均值爲27.8%,臺銀、華銀、一銀佔比甚至低於全體國銀平均值41%的一半,對大陸放款業務緊縮的程度由此可見。

華銀目前大陸曝險佔淨值比率16%,爲行庫中最低,較2019年降了10個百分點。華銀指出,2020年有新作放款,但收回的遠比新貸放的多。

至於曝險降幅來看則以一銀最大,一銀2020年底對大陸曝險佔淨值比爲21.45%,比起2019年底的40.03%,降低幅度達18.58個百分點,整體曝險金額減少約333億元。

合庫一年內比重也減少16個百分點,合庫2019年底爲48%,截至2020年底已降至32%。兆豐銀截至去年12月底大陸曝險對淨值佔比爲47%,爲全體行庫最高,但比起2019年底也降了約9個百分點。兆豐銀指出,目前大陸分行承作的絕大多數都是臺商業務,且以在臺灣母公司總部的大型臺商集團居多。

臺銀目前淨值佔比爲18%,據瞭解,目前臺銀的曝險部位絕大部分已是人民幣存款及拆款,由於臺銀爲在臺人民幣散戶存款最大的國銀,相關資金需要去化,因此,臺銀的人民幣存款亦有拆款給陸銀,而隨着人民幣存款逐漸減少,臺銀預期未來的曝險佔淨值比重應還會降低。

行庫指出,由於臺商撤出大陸愈來愈多,大型行庫在大陸的業務很可能「回不去了」,除了2020年大陸企業連國企、央企都倒帳,使國銀不敢貿然承接新業務,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臺商因爲中美貿易戰而掀出走潮,使在大陸業務「逐臺商而居」定位的公股銀行恐繼續縮編。

2020年大陸不少企業傳出財務危機、倒閉,使行庫在緊縮授信的同時,對投資大陸人民幣債券也更小心,上述原因使得行庫的大陸分行不論在授信或是投資,曝險部位都大幅降低,當年勇往直前進軍大陸的景況短期恐怕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