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號誌要連動 見警率也要維持

臺北市規畫於2025年前,持續於壅塞且交通容受度低的29條路段、221處路口建置智慧號誌,導入緊急車輛優先通行功能。(劉彥宜攝)

臺北市交工處規畫於2025年完成221處智慧號誌路口,導入緊急車輛優先通行,臺北市議員建議,須提出交通號誌的分析評估報告,除設置交通號誌外,號誌也要連動,並維持見警率,以多角度解決各項交通民怨,避免資源過度集中在交通號誌。

國民黨議員李明賢指出,上下班尖峰時間,常見到救護車因壅塞無法通過,影響急難救助甚至生命,駕駛人需要多一些人道關懷和多一點體諒。

他認爲,智慧號誌可以提升車流效率,雖然數據上看起來有改善,但實際用路人仍是無感,需要交通局提出整體配套,如號誌互相連動,並維持見警率等,避免太過依賴智慧號誌。

民進黨議員許淑華表示,尊重試辦結果,但2年內將智慧號誌擴大到221處路口,有點過於躁進,建議交通局針對每個路口分析交通態樣,如內湖交通要靠捷運解決等;她接獲最多的陳情,是右轉車輛回堵嚴重,行人投訴駕駛不禮讓,駕駛則認爲行人走路太慢,交通局仍應分配資源,改善各項民怨。

民衆黨議員陳宥丞則建議,緊急車輛優先通行是好事,不需要浪費太多時間,用路人駕駛上也較清楚,否則前方堵塞也只是大家一起白等,對救護情形當然有幫助;目前已建置的路口駕駛仍對路況改善無感,交通局要有長期KPI,如智慧交通號誌達到一定量能才能改善交通壅塞情況,並做分析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