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春天的緣故

因爲春天的緣故⊙攝影/前田文

荒涼了許久,布魯塞爾混濁的大地冒出了一絲絲新鮮,春神纖纖手指悄悄滑過,撒落了一罈粉色巫蠱,羣魔相繼甦醒爭妍鬥豔、蠢蠢欲動,所有故事的源頭與慾望的萌芽,從此開始,循着啼鳥的歌聲,我們套上舒適的軟靴,迫不及待出門拜訪。

最先探出頭來的是辛夷(如圖),當銀白褪去,辛夷的大衣早已收納,撲粉畫眉彩妝登場,一朵朵素雅地掛在還帶有寒冬勁拔的樹枝上,守在森林的入口,宛如塞尚的色塊靜物畫;接着櫻花李花梅花紛紛報到,它們以其細膩繽紛的小點點花,猶如印象派畫家秀拉的點描派,大自然景色霎時被套上一層粉彩濾光鏡,令攝影迷們如癡如狂。

不止天空,低頭細看,會發現風信子不顧冰雪反對,一株株向上竄升,串串染上奼紫嫣紅的鈴鐺,令料峭的大地頓時明豔;河岸邊,一叢叢黃嫩鮮綠風姿搖曳,那是金燦燦的水仙,它們起舞於湖畔,貌似銀河的繁星,曾讓英國詩人華茲華斯充滿幸福與歡愉。

俗諺說:「春天后母面」,意指四季氣候可以在春天的一日,時而豔陽、時而燥熱、薄霧、風雪、暴雨、冰雹...,難以捉摸。凡人且難耐易感,更何況那些掛在樹枝上的嬌豔少女呢?且看着少女們時而用力跺地、時而扭動身體,遭逢多變氣候侵襲,堅挺的辛夷花瓣無畏春雨轟隆澆淋,旋舞、掙扎、盤旋...撒落一地的戲劇性,而杏花粉紅的臉頰,映在雨水滋潤後的斜陽下,如含羞帶笑的少女臉孔,散發迷醉的香氣,如一場視覺、聽覺、味覺、觸覺的感官饗宴。

春色無邊,活力四射,人們像是着了魔似地,用膜拜朝聖的虔誠,迎接春神的降臨。傳說自然界裡的蜂蝶漫舞、桃李環飛、櫻杏絮語,曾經是一場肅穆的異教祭典,由一羣長老們圍成一圈坐着,目睹一位少女被要求跳舞直至死亡爲止,她是他們用以祭祀春天之神的祭品,於是史特拉汶斯基用騷動的音符譜出了《春之祭》,有如春天森林裡,燕子與啄木鳥歡唱的交響曲。

春日曼妙匆匆,如曇花一現,把握春光拜訪自然,大地從不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