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1218公投》公投綁不綁大選 包正豪想破頭:爲什麼不要?

「公投綁大選」第四輪意見發表會,圖爲正方代表人包正豪。(取自中時新聞網)

第四場公意見發表會。(製圖/陳友齡)

中選會今(2日)舉辦第4場次公投意見發表會,其中第19案「公投綁大選」於下午1點至2點舉行,正方代表人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長包正豪,反方代表人爲律師洪偉勝。《中時新聞網》透過全程直播爲讀者提供雙方最新交鋒內容。

包正豪在第一輪發言時表示,投票沒什麼困難,帶好證件蓋章,就等開票計票和結果,一天就可以搞定,公投在臺灣是比較新的制度,但2004年辦第一次公投,現在是2021年,總共投過16個案,大家已經很熟悉,既然熟悉也不復雜,事實上就是對事情的選舉,沒記錯的話,1992年的臺北縣、現在新北市選區,立委有48個候選人,這樣的選擇困不困難?可是還不是一樣穩穩當當、選務順順利利完成,投票一點都不難,「今天在這裡要討論公投要不要綁大選,這件事情其實是一件非常滑稽、非常無奈的事情,我想破頭想不出來任何一個合理理由,爲什麼不要?(公投綁大選)」

包正豪直言,要考慮有省時省力又省時辦理的公投,爲什麼要選擇費錢費時又費力地作法呢?「中選會說單獨辦理要8億多、合併辦理4億多,差價4億元,可以買100元便當買400萬個,如果說要做這樣子的改革,可以請民進黨政府負責任說爲何把錢花在沒有意義的假改革上面?」更何況你我都面臨通貨膨脹,年輕人連房子都買不起,政府能不能好心一點,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想要說服我們要花這4億元,請非常明確告訴我們,公投不綁大選到底有什麼利益超過4億臺幣。

包正豪表示,公投綁大選就是希望省錢省時省力,純粹是技術性、經濟問題,沒有任何政治目的。

中選會說明,意見發表會正方及反方代表人意見發表依法分段交叉進行,雙方各有24分鐘,並分2輪,每一輪各12分鐘,依序由正方及反方代表人說明,每一公投案都有5場意見發表會,總計20場。至於第19案主文爲,「你是否同意公民投票案公告成立後半年內,若該期間內遇有全國性選舉時,在符合公民投票法規定之情形下,公民投票應與該選舉同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