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第二次冷戰 陸民族主義優勢反成美致勝武器

作者認爲,民族主義成爲北京穩定政權的2大法寶之一;但過度渲染的民族主義,卻容易讓外界失去對大陸好感,進而提供美國聯合各國組成戰線機會圖爲新疆棉事件遭大陸民衆抵制的愛迪達廣告看板。(圖/美聯社)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史蒂芬斯(Bret Stephens)3月30日發表專文,指出儘管蘇聯在冷戰時期擁有先進的衛星技術,但靠着共產主義自身的包袱,反讓美國輕易贏得這場競賽。如今的美國與中國大陸則因爲利益價值觀等的衝突世界宛若進入第二次冷戰;但這次美國依舊可靠着北京政治體制的內在缺失,不論是民族主義、領導個人崇拜或道德良知聲浪,來贏得這場勝利。

文中指出,在第一次冷戰時期,儘管蘇聯與美國競賽着衛星科技,但最終蘇聯不是敗在中央情報局(CIA)之手,也不是「國防先進研究計劃局」(DARPA)或洛薩拉摩斯國家實驗所(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而是瓦解於共產主義之手。

身爲擁有上千核彈頭的政權,卻悄然退出歷史舞臺;歸根究柢導因於共產主義,讓蘇聯揹負着難以運行而又不受歡迎的經濟體制,更無法趕上自由市場競爭對手的步伐。「他們假裝付我們薪水,而我們假裝工作」,充分詮釋共產主義內在缺陷。

時至今日,世界已進入第二次冷戰,這回主角換成美國與中國大陸。日前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市(Anchorage)登場美中會談,反映出世界兩大強權利益與價值觀的衝突。會中美國國務卿林肯直斥大陸威脅「維持全球穩定秩序國際法規範」,而大陸代表楊潔篪則反脣「美國必須停止在世界其他地方推動自己的民主」。

美中會談落幕不久後,北京與德黑蘭簽署長達25年、總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約新臺幣11.51兆元)的戰略協議。該協議涵蓋情報共享、聯合武器研發,對於美國主導的國際法秩序之挑戰,已不言自明。

史蒂芬斯認爲,期待美國與中國大陸走向和解恐淪癡人說夢;甚至拜登政府的和解除助長北京氣勢外,更難有實際成效。事實上,不管誰執政,北京都會破壞香港民主、侵犯新疆人權、破壞南海國際法、幫助北韓抵抗國際制裁、挾軍事力量霸凌周邊國家、發動駭客攻擊或工業間諜

其進一步分析,除貿易制裁、海軍力量這類的外在壓力,是否存在北京政權天生就有、無法擺脫的內在DNA缺陷?史蒂芬斯認爲有三,第一個便是民族主義。今天的中國大陸早已揚棄馬克思主義,轉而擁抱民族主義。民族主義與提升生活水平,已成爲共黨政權合法的兩大支柱。

民族主義可以解釋北京爲何對鄰國海域與領土有所主張、爲何擴大軍備並不斷升高對臺威脅,也導致其他國家對其好感漸失,即使北京想示好的國家也是如此。

但也正是激進的民族主義,刺激北京的鄰國思索如何迴應。日本將中國大陸視爲頭號威脅,不斷擴張軍事力量,澳洲也採取行動圍堵大陸影響力,越南則選擇走向美國。情勢影響下,華府根本無需鼓動民族主義,便可輕易組成聯合陣線,而拜登最好的選擇便是重返川普時期退出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第2個美國的秘密武器便是大陸領導人的政治崇拜。身爲毛澤東以來最穩固的領導人,習近平讓大陸的威權主義更具效率;相較於西方混亂而束手無策的管理,面對諸如新冠肺炎這類危機時,威權主義更具效率與效益。

不過,這正好凸顯其缺點。當權力過度集中於一人之手,整個政體便愈容易因其誤判而受害。愈是營造完美無缺的個人形象,愈容易過濾掉不討喜但是必要的資訊;同樣地,愈是壓抑內部表達不一樣意見的管道,就愈容易在壓制處激起意識形態與政治覺醒。北京正累積有一日會倒轉槍頭批評者與敵人。

美國第3項秘密武器,則是內在反思的道德聲音。北京持續打壓精神與宗教活動,不論是伊斯蘭教、藏傳佛教還是獨立基督教會,這些聲音往往不受政治控制;也因此,拜登應該把握每一個機會,如邀請這類活動的領袖走訪白宮

作者總結,前述言論不代表圍堵北京無須建立同盟、施展經濟壓力或是維持軍事嚇阻;但利用北京政權的DNA瑕疵使其自我崩潰,有助於爲二次冷戰帶來和平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