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這些年輕人爲何不存錢

綜合編譯 國新冠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薪水越來越高,但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存錢,而是將大部分薪水花在日常開銷上,比如購買食品雜貨、付房租、度假旅行等。他們認爲,自己別無選擇。

“我們這代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美國費城32歲的哈拉·伊斯梅爾是位藥劑師,她說,她和同齡人經歷了經濟衰退和沉重的學生貸款後,只想享受生活。

伊斯梅爾於2020年獲得了生物化學及生物醫學碩士學位,之後在美國新澤西州找到了研究流行病學的工作,年薪約10萬美元。受通脹影響,入職兩年後,她辭職攻讀藥學博士,希望藉此提升收入。

雖然面臨經濟壓力,但伊斯梅爾每月仍把三四百美元花在時尚方面。減肥100磅後,她更加堅信這個觀點:“當你的外表看起來不錯時,你會感覺更好。”

美國財經媒體CNBC今年1月對18歲至34歲的美國人進行的調查顯示,42%的受訪者認爲,收入較上一年有所增加;27%的受訪者表示,收入較上一年有所減少;近一半受訪者表示,如果失業,他們的儲蓄無法應對一個月以上的開支;只有11%的受訪者說,他們的儲蓄足以應付持續一年的失業狀態。美國金融信息集團Bankrate近日的調查發現,只有32%的Z世代、37%的千禧一代和38%的X世代對自己的應急儲蓄感到滿意。

NBC報道稱,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但年輕人在旅行、娛樂和外出就餐等方面的支出仍然超過了年長者。美國晨間諮詢公司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夏天,Z世代和千禧一代平均每月在非必需品上的花費超過了400美元,X世代該項的花費約爲250美元,嬰兒潮一代該項花費少於200美元。

NBC報道稱,年輕消費者熱衷於購物,是爲了緩解對無法控制的經濟、地緣政治及環境的焦慮。許多人對這種做法並不看好,有人警告年輕人不要把工資浪費在奢侈品上,還有人建議年輕人拒絕朋友的消費邀請。

茹·克勞德34歲,住在美國休斯敦。雖然財務緊張,但去年秋天,他還是和朋友一起乘坐郵輪前往墨西哥恩森那達。“我努力活在當下。企業家這個身份讓我更容易實現思想的飛躍。”克勞德現在爲網站和內容創作者進行數字營銷,此前經營一家線上男士內衣店。去年,他獲得了商業駕駛執照,這意味着他可以通過從事卡車運輸來增加收入。

美國信用報告機構環聯公司(TransUnion)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千禧一代的銀行卡餘額首次超過嬰兒潮一代。部分原因是這些年輕消費者申請了更多貸款。環聯公司副總裁兼美國研究和諮詢主管米歇爾·拉內裡表示,“高通脹和高利率影響下,年輕人比3年前生活得更加艱難。”

環聯公司發現,2022年第四季度到2023年同期,信用卡用戶(所有年齡段)90天以上的逾期欠款率上升了2.6%,是10年來的最高水平。一些高收入的年輕人表示,由於大部分薪資被用於短期支出,他們很難提前做計劃。

33歲的莫希特·辛格拉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高級總監,他和妻子的年收入接近50萬美元。去年12月,他們的孩子出生,位於美國澤西城的公寓租金也漲了,讓這個家庭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但辛格拉和妻子不打算減少在外就餐的費用。他們喜歡享受美食,每兩週在外就餐一次,花費不超過200美元。“如果經濟情況和現在不同的話,我們會買房子,或許還會買車。”辛格拉說。

美國房地產經紀公司Redfin去年9月的調查顯示,18%的千禧一代和12%的Z世代表示,他們認爲自己永遠不會擁有房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負擔不起買房的費用,一些人把計劃用來付首付的積蓄花在了其他地方。

《這樣的經濟?貨幣和市場真實運作方式》一書作者凱拉·斯坎倫表示,雖然年輕一代薪水增加,但他們對經濟形勢頗爲悲觀,加大了在那些能讓他們迅速獲得快樂的事物上的消費。美國Intuit公司於1月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Z世代表示,他們對自己能否負擔退休後的生活沒有信心,近四分之三的人對設定長期目標猶豫不決。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一項研究顯示,超過1100萬英國人的儲蓄不足1000英鎊。英國肯特郡一位35歲的居民認爲,存錢對她來說是個挑戰,她目前只有130英鎊的積蓄,“我已經麻木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