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教你七招 如何端午過後維持好身材小撇步

▲端午節難免吃些糉子應景,如何聰明吃讓營養師來教你!(圖/業者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端午佳節來到,又有連續假期,難免會購買並食用各式糉子及佳節食品,然而傳統糉子熱量高,怎樣吃才能沒有負擔又開心過節呢?大千綜合醫院賴佳妤營養師提供七招,讓你可以滿足口欲又不擔心身材走樣

常吃的糉子,如北部糉、南部糉或客家粿糉,因含有蛋黃香菇蝦米五花肉、紅蔥頭食材,一顆糉子熱量幾乎等同於一個便當(近700大卡);甜糉如豆沙糉,若添加過多糖及油,其熱量也容易有500-600大卡;爲消暑而推出的冰糉,份量油脂含量較一般糉子低,熱量約300大卡,但多爲甜內餡,因此建議不宜過量食用。而市售糉子爲顧及色、香、味俱全,大多高油、高鹽、低纖維,使得熱量、飽和脂肪膽固醇過高,如果吃太多,可能造成肥胖和膽固醇跟着升高,增加代謝症候羣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高血脂,更是一大負擔。

賴佳妤營養師提供七招輕鬆過端午小撇步,讓民衆可以在過節之際,也能保持輕盈好身材。1﹒少吃高熱量配料選擇低熱量食材,如:蕈菇類紅蘿蔔筍丁、蒟蒻、魚肉雞肉瘦肉等,取代高熱量的五花肉、花生鹹蛋黃。2﹒替換主食類傳統糉的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發生,建議可以五穀米或薏仁南瓜地瓜等增加口感膳食纖維攝取量。3﹒醬料減半更清爽吃糉子時常使用蕃茄醬或甜辣醬等醬料,其內含高鈉、高糖、高油,不利心血管及腎臟疾病的控制,應儘量減少食用。4﹒視爲正餐非點心糉子的熱量足以當作正餐,食用時需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作代換;建議一次最好不要超過兩顆糉子,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可以分餐食用或與人分享。5﹒外購原則許多販售的糉子有熱量標示,建議優先選購熱量較低或較小的糉子,其相對熱量較低,容易控制熱量攝取。6﹒新鮮蔬果不可少糉子的蔬菜比例低,應搭配蔬菜食用,餐後攝取足量水果,不僅達到均衡飲食,亦能幫助解油膩、補充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刺激腸胃蠕動、促進消化。7﹒飯後活動不嫌多飯後半小時可進行適度活動,幫助腸胃道消化、消耗熱量並減少脂肪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