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與財務報導之連結-解析氣候揭露實務案例

【文.王美齡、陳品芊】

IFRS 基金會要求企業提供連結之資訊,包含讓使用者瞭解永續相關財務揭露與財務報表間具有關聯的資訊。企業亦可透過永續相關財務揭露資訊,檢核財務報告的會計處理是否完整且適當。透過年報實務案例,如何維持報導一致性及連結性,供企業參考。

根據KPMG「2022 全球企業永續報告大調查」顯示,全球前250 大(G250)約有96%的企業在年報、整合性報告書或單獨之永續報告書等報告中探討永續與環境、社會、治理(ESG)相關議題;而世界前100 大(N100)報導永續資訊之家數也持續增加。調查揭露71%的N100 與80%的G250 企業已設定減碳目標,突顯越來越多企業瞭解在實踐氣候目標上必須發揮關鍵角色。然而,依據各國主管機關觀察、投資人反饋,以及權威機構研究,企業現行在永續報告書或年報前半部揭露之永續事項,特別是與氣候相關揭露,並未連結至財務報表資訊。

有鑑於此,本文將探討永續與財務報導資訊間連結性之概念,爲何兩者資訊間需具連結性,解鎖相關資訊相互連結可考量之三步驟,且節選解析國際間企業年報之實際揭露案例,供企業參酌如何維持報導一致性及連結性。

永續與財務報導資訊間

「連結性」之概念

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於 2023 年 3 月發佈新聞稿,闡釋永續與財務報表資訊間連結性之概念,該聲明提到兩者資訊間系相輔相成。例如,永續相關財務資訊可能會說明企業之活動與其資產及負債所產生之永續相關風險及機會,而此類揭露可能提早提供某些後續纔會反映至財務報表之事項。例如,企業之淨零排放承諾,可能會隨着時間經過於財務報表中認列爲負債。投資人想了解財務報導與永續財務資訊間如何連結,需要透過一般用途財務報告(包括財務報表及永續相關財務資訊)全面、綜合且一貫地瞭解企業。IFRS 基金會其轄下之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及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SSB),於準則制定時,透過知識共享及互通進展等方式達到流程方面之連結性;就準則本身,則透過準則間用語一致、概念相容及數位分類方法一致等方式達到所產出準則間之連結性;最後,企業可透過提供全面、綜合且一貫之一般用途財務報告達到報導間之連結性。

爲何永續與財務報導需要具連結性?

企業現行於年報、整合性報告書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等所發佈之永續資訊,說明永續風險與機會如何影響企業及企業如何因應,此可能包括影響企業長期發展之營運面及財務面的策略及措施,該等資訊包括企業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之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如何提出適當因應對策及低碳轉型計劃,例如需要評估使用中的資產是否可能過時需提早汰換、如何因應市場供需改變及供應鏈的變化進行調整,而這些營運、經營模式、策略的調整將進一步影響公司未來現金流量。而財務報告中資產、負債及收益與費損的評價或衡量,往往也涉及未來現金流量的預估,因此,永續與財務報導資訊揭露性質雖然不同,兩者於適當情況下需保持一致。

IFRS 基金會曾於 2020 年 11 月發佈(復於2023年7月更新)教育文件(educational material),提醒企業儘管 IFRS 會計準則未明文要求企業在財務報表中揭露氣候變遷之相關風險,惟若該等事項對財報造成重大影響,仍需作適當考量,並提供如何考量之指引。此項氣候相關之工作計劃仍在持續進行,包括將研議如何改善與估計相關之揭露規定,並考量進一步提供企業如何於財務報表中反映氣候相關及其他不確定性之釋例(注 5)。許多地區與國家之證券主管機關,例如歐盟、美國、澳洲及英國等,近年來已將氣候風險列爲財務報告審查重點。而我國主管機關亦於 2023 年 1 月更新證券發行人財務報告編制準則問答集,提醒企業於編制財務報告時應考量氣候相關風險之影響及作適當揭露。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4.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