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漁獲核污染 漁民嗆中央無作爲

日本政府24日起將核污水排入海洋,桃園漁民擔心未來恐影響漁獲價格,籲政府加強檢測並公開數據,讓漁民與消費者都安心。 圖爲新屋永安漁港。(蔡明亙攝)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於昨日中午12時進行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污水排海作業,引發日本、韓國各地民衆示威反彈,國內漁民更怒批,都說沒問題,連日本漁民都反對了,不然請日本人先吃吃看啊!政府必須和漁民說明核污水的排放可能造成的影響,未來漁獲若受到污染,水產品價格將會崩盤,到時再怎麼補償都於事無補,建議應成立跨國的專家小組,但目前爲止都還沒有具體迴應。

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啓滄表示,業界極力反對日本核污水排海,但昨天已排放,後續希望中央政府監控整個水域、海域影響程度、水質有無變化,也應適度公開資訊,讓消費者、漁業界安心。

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表示,日本開始排放核污水,不能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說沒問題就沒問題,連日本漁民都反對了。更別說臺灣的漁民現在只有「害怕」,呼籲漁業署農業部、外交部等積極出面替漁民發聲,要編列嚴格檢測魚貨是否受污染的預算,否則百姓人心惶惶不敢買魚吃,將嚴重影響漁民生計。

臺北漁產公司董事長鄭世維認爲,日本排放核污水恐影響海洋生態,漁民及消費者難免都會擔憂,臺灣各大魚市場並無精密儀器可檢測,加上早上批發時間匆促,沒有時間等待檢驗報告,呼籲漁業署與專家、學者合作,推出一套管控機制從源頭加強檢視、把關。

對此,漁業署長張致盛表示,對任何影響水產品安全衛生的作爲都不樂見,漁業署在日本宣佈排放日期的隔天就已發文外交部,要求外交部與日本政府嚴正反映臺灣並不認同日本的做法。

張致盛指出,福島核災後國內就一直長時間進行水產品監測,目前檢測4500多件的結果都是安全的,除了今年檢測量能會提高到3000件以上外,9月水試所的試驗船將會到北太平洋漁區採集水體和魚體樣本,建立排放前後的數據來定時比對檢測,以保障國人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