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波蘭總統會談 拜登戲稱要把姓氏改成這個

美國總統拜登21日造訪華沙的波蘭總統府,與波蘭總統杜達會面。(路透社)

正在波蘭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21日與波蘭總統杜達會面時,用自己的名字開玩笑。拜登稱想在自己的姓氏後面加上「ski」(「斯基」)或「o」。因爲他年輕時所居住的地方,是波蘭裔和義大利裔聚居區,名字後綴與他們不同讓他很難融入那裡。

中通社22日引據報導,拜登說:「後來搬到德拉瓦州一個叫克萊蒙特的小鎮。那是一個工薪階層聚集的城鎮,」他回憶說:「鎮上的人不是波蘭裔就是義大利裔。我從小就對自己的名字沒有以『 s-k-i 』或『 o 』結尾感到難爲情。」

拜登此前還有多次類似拉攏少數裔的言論。在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對聽衆講話時聲稱,政治上他是在本土的波多黎各社區中長大的。但《紐約郵報》表示德拉瓦州,只有大約2000名有波多黎各血統的人。

拜登還曾聲稱自己從政治上講是在黑人教會長大的,然而當地教會老成員表示拜登年輕時從未參加過禮拜。

俄烏衝突將於24日屆滿一週年,拜登21日晚間在華沙發表演說,爲西方聯盟援烏抗俄做出有力辯護。這場演說具有重大的地緣政治象徵意義。在冷戰期間。波蘭被鎖在鐵幕之後,是華沙條約的簽約國,這是蘇聯和幾個東歐國家1955年簽署的軍事條約,以抗衡西方的軍事聯盟北約。華約組織在1991年7月1日解散。

拜登的演說背景是華沙的波蘭皇家城堡,該城堡始建於1300年代,見證了波蘭歷史上的很多重大事件,包括1791年起草歐洲國家的第一部憲法。皇家城堡在二戰期間被納粹德國摧毀,後來重建,如今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副總裁伊恩.萊瑟(Ian Lesser)說,華沙是重申美國對歐洲安全承諾的恰當地點。「波蘭在很大程度上是處在前線,而且不管烏克蘭戰爭走向如何,將會保持這種狀態。波蘭在聯盟威懾和防禦中佔據關鍵位置,而且是流向烏克蘭的援助的關鍵後勤樞紐,」他對美國之音(VOA)說。「對總統是在華沙條約的冷戰誕生地發表演說這一事實,觀察者是不會意識不到的,至少俄羅斯人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