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年度舞劇首演 呈現都市原民生活 臺下哭成一片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今年首度與臺南市政府合作,發表全新樂舞集,從都市原民角度出發,描述族人離開原鄉心路歷程。(林和生攝)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發表今年全新樂舞集,從都市原民角度出發,描述族人離開原鄉心路歷程。(林和生攝)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發表今年全新樂舞集,描述族人離開原鄉、獨自來到都市生活的心路歷程。(林和生攝)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發表今年全新樂舞集,描述族人離開原鄉,孤立無援的獨自來到都市生活。(林和生攝)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發表今年全新樂舞集,劇中描述多數原鄉族人離開部落,選擇到都市生活的心路歷程。(林和生攝)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今年首度與臺南市政府合作,由娜麓灣樂舞劇團與扎哈木樂舞集聯合發表《RAKARAK.漂–泊向南方》,從都市原民角度出發,描述族人離開原鄉心路歷程,26日首演登場,不少人邊看邊流淚,直呼演到心坎裡。

全劇藝術總監懷劭‧法努司說,歌舞劇用大量的音樂、舞蹈裝填劇情,沒有一句對話,透過舞者身體及表情,傳達族人離開原鄉到都市生活的點滴。他有感而發地說,多數都市原住民都跟劇情主角一樣,小時候總想着要去離家很遠的地方,但長大後才發現,其實家就是那個最遠的地方。

劇情進入高潮,隱約聽到背後有人啜泣、哽咽聲音,觀衆坦言,真的演到心坎裡,越看鼻越酸。

原發中心主任曾智勇看完整出樂舞劇後表示,「Rakarak」阿美族語有漂泊之意,透過不同漂泊到臺南的故事,把它詮釋轉化成這次舞臺上作品,製作一出都市部落生活圖像舞碼,期盼透過首演發表,讓世界各地更加認識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豐富多樣性。

臺南原民會主委白惠蘭也說,這次樂舞劇的演出內容,不是以族羣部落祭儀樂舞爲主軸,而是從「人」的角度,選在臺南市居住生活的都市原住民爲主軸發想、製作,表現族人的在地文化及特殊的情感,讓社會大衆認識臺南市原住民族人生活的軌跡以及文化流動的歷程。

立委伍麗華指出,有將近5成原住民族人移居到都會地區,希望未來能順利推動原住民都市條例,讓在都市生活的族人都能安居樂業。

另外,很高興看到許多臺南族人鄉親來到園區一同參與首演,也感謝文化園區長年努力保存與推廣原住民族樂舞文化,同時也看到國家級樂舞劇團成立必要性,希望能持續完成相關法制化工作,讓原住民族樂舞之推動更加有力,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原住民族的珍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