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教授研發演算新技術 適用5G行動通訊智慧時代

元智大學電機系教授林承鴻研發極化解碼減少運算量技術,獲得今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銀獎。(元智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第五代移動通信世代5G通信邁入商用階段,有利發展各項智慧服務,桃園市元智大學電機系教授林承鴻研發極化解碼減少運算量技術,可用於現行5G通信的極化解碼演算法與其晶片架構,以簡單演算方式,降低運算能量消耗,研發成果更在基地臺和手機端也得到證實,獲得今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銀獎。

元智大學表示,因應學術研究成果產業化世界趨勢,校方近年積極擴散研發能量至產業界,除鼓勵師生團隊創新研發,也推動實務教學與國際技術認證,而林承鴻自2018年至今,已獲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3銀2銅佳績。

林承鴻這次提出的「適用於可信度傳遞極化碼之層停止運算停止技術」,可用在現行5G技術中極化解碼演算法與其晶片架構,透過機率型態的數值偵測機制,偵測並停止較高機率數值的運算,達到減少演算法的運算量與降低晶片架構的運算時間與功率消耗,獲得今年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銀獎。

林承鴻說明,獲獎專利以透過減少演算法的運算量,達到減少晶片硬體資源與運算能量爲目標,可用於不同型態編碼的機率型解碼上。這些編碼如渦輪碼、極化碼、低密度奇偶校驗碼,都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手機5G行動通訊、數位電視的衛星通訊、智慧手錶的快閃式記憶體和筆記型電腦內的固態硬碟等,以民生議題爲切入點進行整體驗證。

如今5G進入商用階段,因具有傳輸速度更快、高頻寬、高密度及低延遲等特性,有利於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服務,將帶動高品質視聽娛樂、智慧醫療、智慧工廠、自駕車、無人機、智慧城市等加值創新應用,已成各國競相發展重點。

校方說,林承鴻對精進科技專利研發不遺餘力,着重演算法的本質與數學模型推演,在專利技術研發過程中,透過精密的數學邏輯分析轉換成程式化的演算法型態,運用電腦進行模擬,思考該技術於晶片硬體架構上的成效。

林承鴻表示,理論與實務並存的教學理念,透過實驗教學和操作,可培養學生建立數學、演算法、晶片硬體架構設計的基本功,可日益精進獨立思考的能力,奠定未來就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