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鋼經理「要魚還是工廠」惹怒越南人 學者:笨蛋說法

臺塑越南河靜鋼廠疑排放廢水,導致附近海域魚羣暴斃。(圖/翻攝越南青年報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臺塑越鋼疑因排放廢水,導致越南中部4月出現大量魚羣暴斃,火上加油的是,越鋼廠1名朱姓經理對外說明時竟表示,「要釣魚蝦還是工廠,選1個!」引發越南民衆不滿。對此,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亞洲教授林若雩12日直言,前往東協佈局臺商日益增加,「像這種很笨蛋的說法,必須避免掉。」

林若雩12日出席「後2015年東協經濟整合之新局國際研討會,並以「新南向政策實施優先次序爲題,發表專題演說。

她指出,總統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和過去的南向政策不同,以前是鼓勵臺商去東南亞投資,避免資金過度集中於中國大陸,現在則希望促進雙向交流,鼓勵臺灣年輕人前往東協國家發展,爭取更多東南亞資金投資臺灣。

林若雩認爲,臺灣與東南亞各國建立關係時,有些缺失尚待改進,例如過去太注重單向的經濟利益,前往當地投資,未能瞭解當地需求,有點「一廂情願」;此外,雖然臺灣有許多外籍配偶,但在「大華人主義心態作祟下,還是會被臺灣人歧視。

林若雩說,前往東協國家佈局的臺商越來越多,但臺商一定要先做好功課,瞭解自家產業優勢,否則誤判情勢,很可能讓自己被「推入火坑,死不瞑目」,有人去新加坡馬來西亞發展,以爲可以做出不錯的成績,未料去菲律賓,纔是更合適的選擇。

對於臺塑越鋼廠廢水排放事件,林若雩有感而發,「鋼鐵海鮮的生存,兩者只能取其一(朱姓經理原始說法爲,「要釣魚蝦還是工廠,選1個!)」,「像這種很笨蛋的說法,必須避免掉。」

林若雩分析,臺商在東南亞,已打下一定基礎,未來可推動文創產業等軟實力,結合海外華人力量,一起努力;另一方面,臺灣有15至18萬名外籍新娘、60餘萬名外籍勞工,都是臺灣與東協國家建立關係的優勢條件

▼淡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暨亞洲所教授林若雩。(圖/記者林信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