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睡越累? 破解3大睡眠迷思

華人健康網 記者馬婉娟臺北報導

早睡早起身體好」每個人都朗朗上口,但夜幕低垂時,躺在牀上手機滑着滑着,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1點,又跌入晚睡晚起的惡性循環,或是明明睡滿8小時,起牀還是很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醫師指出,錯誤的睡眠時間和方式,只會讓人越睡越累,平常就應調整作息,讓身體在對的時間休息。

▲在中醫觀點裡,一天24小時分爲12階段,各有不同的功能運作,人也必須照着時間表補充睡眠。(圖/東森新聞)

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中醫師黃中瑀表示,一覺醒來卻感到疲倦,很可能是睡眠時間錯誤,很多人假日貪睡,以爲可以補償周間沒睡飽的時間,但其實「補眠」只是欺騙身體,容易越睡越累,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調整作息,以下整理3大睡眠迷思,睡的「對」比睡的「多」更重要。

迷思1:早睡才能早起?

許多人會認爲,一定要先早睡,隔天才能早起,但黃中瑀醫師指出,要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先從早起開始吧!練習每天晨間在固定時間起牀,活動一天後,身體也會漸漸在固定的時間感到疲倦,久而久之便可有正常的睡眠作息,而不是逼着自己早睡,隔天卻又睡到很晚,睡眠時間太長對身體恢復精神也沒有幫助。

迷思2:假日補眠還睡眠債?

周間因課業工作繁忙,很多人常睡眠不足,於是逮到週末就拼命補眠,常常一覺醒來已經下午3點,感覺好像把整個星期的精神都補回來了,但這樣的錯誤補眠只是在騙身體,最重要的還是調整平常作息,不然最後只會越睡越累。

如果真的需要補眠,建議午睡纔是正確的方式,黃中瑀醫師指出,適當的午睡比假日狂補眠更有幫助,每天中午小睡一下,時間約在30到60分鐘內,且最好在下午3點以前,讓晚間的睡眠品質更好。

迷思3:不管白天或晚上,睡滿8小時就可以?

有些人習慣晚上出去玩,用白天的時間睡覺,認爲只要一天之內睡滿8小時,就有讓身體充分休息,但以中醫觀點來說,一天24小時共分爲12個階段,在經絡循環中,11點至1點和1點至3點,各是膽經肝經運行的時刻,最好能熟睡,纔不會影響代謝機能

以最理想狀態來說,最好能晚上10點就寢,最晚還是要在午夜12點前睡,讓身體有適當休息時間,而睡眠時間長短則不一定限制於8小時,以每個人情況而定。

【中醫師小叮嚀】:

想要助好眠,平時除了作息正常,還要少喝咖啡、茶等容易影響睡眠的飲料,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避免,且不要在睡前吃太多東西,建議空腹入睡,如果是長期失眠,或是淺眠、多夢睡不好,就要儘快諮詢專業醫師,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導致,也可能是因爲生理病症影響,必須早點抓出病因,才能一覺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