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腰疼腳麻 梨狀肌症候羣搞鬼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復建科醫師何宇淳說,「梨狀肌症候羣」好發在長期久站、久坐、蹲坐或習慣性翹腳等姿勢的人。(羅浚濱攝)

平常有跳有氧運動的50歲王姓婦人,某天看有氧教學影片做擡腿動作,未料隔天腰部疼痛及腳麻,以噴藥和藥膏處理症狀沒有緩解,且疼痛面積越來越大,到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求診,復建科醫師何宇淳以理學檢查後診斷爲「梨狀肌症候羣」。

王婦因工作關係想要速戰速決,第一時間選擇「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先以超音波精準找出梨狀肌和其周邊組織,再以注射來治療緊繃腫脹的肌肉,並安排中醫科主任徐新政電針鍼灸治療後,疼痛獲得緩解。

何宇淳表示,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肌肉,因下方有坐骨神經通過,發炎腫脹時除會感到臀部深處痠痛外,也常會出現腿麻、腳麻等神經受到壓迫的症狀,必須與腰薦椎神經根壓迫及椎間盤突出做鑑別診斷,當傳統物理儀器治療無效時,一定要去檢查梨狀肌是否有異狀。

何宇淳指出,梨狀肌症候羣很常見,症狀輕微者建議以口服藥物治療或是物理治療來處理,體型較大者因肥胖或肌肉厚實,物理治療儀器的穿透性有限,可考慮「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

何宇淳指出,梨狀肌症候羣好發在長期久站、久坐、蹲坐或習慣性翹腳等姿勢的人,不愛活動的老年人、運動量突然增加的運動員,或曾經有薦髂關節或髖關節受傷的人、需搬重物的工人等。

另外,有些人因平時太過忙碌,沒有時間運動,假日就想要一口氣把一週運動量補回來,也容易導致臀肌及梨狀肌拉傷,甚至造成關節炎。

何宇淳建議民衆平常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每次運動前充分暖身,上班族可養成時常走動的習慣,並保持正確坐姿,不僅可以預防梨狀肌症候羣,也能增加血液循環,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