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近半數人口過胖 醫師分析愛吃「飯」竟是主因之一

臺大雲林分院今年三月整合各科成立體重管理中心,根據每位個案情況,制定飲食及減重計劃,改善肥胖問題。記者陳雅玲/攝影

2022年雲林縣肥胖人口高達46.8%,爲全臺次高,肥胖問題亟待解決,醫師分析,雲林肥胖人口比例高,除與高油、高鹽飲食、運動量不足等原因相關,攝取米飯等澱粉過多是主因,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爲此今年3月成立體重管理中心,目前已有10名個案接受體重控制。

臺大雲林分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遊紘權表示,根據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報告,雲林縣過重、肥胖人口從2019年35.6%逐年攀升,2022年已攀升到46.8%,爲全國第二高,僅次於臺東縣,另依據成人健康報告數據,雲林縣40歲以上BMI身體質量指數異常比例高達3成。

過重或肥胖容易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及退化性關節炎等健康問題,雲林近半數人口過胖,衍生健康危機,遊紘權分析除與高油、高鹽飲食相關,另因雲林是農業社會,農業勞動人口多,民衆常將務農的勞動量當成運動,造成運動量不足,加上農民認爲要多吃飯纔有飽足感,導致澱粉量攝取過多,都是造成肥胖原因。

雲林肥胖人口過多,健康危機迫在眉睫,臺大雲林分院今年3月整合各科成立體重管理中心,根據每位個案情況,制定飲食及減重計劃,改善肥胖問題,並有效控制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目前已有10名個案接受減重控制。

遊紘權表示,10名個案年紀最大約50多歲,最輕近30歲,最重高達110公斤,多數因爲健康檢查出現異狀所以上門求助,其中有位個案體中逼近破百,因爲要結婚,擔心婚紗照不好看,所以前來就診,經過6周飲食控制,初步平均已減重2至3公斤。

雲林分院副院長洪健清表示,臺灣成人過重及肥胖的比率不斷攀升,甚至青少年中過重人口也已接近三成,凸顯肥胖問題的嚴重性,體重管理中心,會爲病人檢查是否因內分泌疾病導致次發性肥胖,以及是否存在與肥胖相關的併發症,如糖尿病和高血壓,並對症給予治療,根據個人化數據,提供專業判斷,除開立合法處方藥物,更提供專業飲食建議、量身打造的運動處方,讓民衆免走冤枉路。

雲林縣衛生局保健科長陳依君表示,網路平臺有各式各樣的減肥方法,未必適合每一個人,有些觀念錯誤、誇大不實,甚至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盡相同,引起肥胖的原因可能也不同,應該求助專業協助,民衆要判斷是否有過重或肥胖,最簡單的方式是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值,若BMI大於24爲過重;若BMI大於37.5、或BMI大於32.5但有肥胖相關合並症,就屬於病態肥胖,應提高警覺並立即就醫。

雲林肥胖人口比例高,除與高油、高鹽飲食、運動量不足等原因相關,攝取米飯等澱粉過多是主因。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肥胖人口比例高,除與高油、高鹽飲食、運動量不足等原因相關,攝取米飯等澱粉過多是主因。記者陳雅玲/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