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錢推「溯源餐廳」挨批沒成效 農委會揭真正目的:會盡力去做

農委會表示,溯源餐廳目的是要推廣產銷履歷,是多元管道之一。(圖/記者兆麟攝)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消基會今(23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農委會從2013年開始至今,花了2千多萬元推「溯源餐廳」計劃,但調查發現全臺只有19%(255家)餐廳有溯源,批農委會推動不利,要加強教育宣傳。農委會表示,溯源餐廳目的是要推「產銷履歷」,消基會的建議很正面,後續會改善盡力去做。

消基會說明,今年與國際扶輪3521地區成立食安計劃委員會,進行「溯源餐廳」調查,結果竟發現全臺僅有255家餐廳有溯源餐廳標章大臺北地區抽樣115家餐廳裡,僅22家是「溯源餐廳」,另外93家(佔81%)都不是。其中,一般餐廳、飯店未參與溯源餐廳的比例高達90%,速食店80%,反倒連鎖餐廳參與度較高(31%),但也有69%未參與。

▲農委會挨批7年花2千萬推溯源餐廳,卻不到2成配合。(圖/記者崔至雲攝)

消基會質疑,農委會推動可溯源、具履歷「溯源餐廳」,從資料顯示,7年時間花費不少經費,2015年花550萬元、2016年1000萬元、2018年500萬元、2019年400萬元,一直到2020年一樣花了300萬元,總體投入資源多,參加「溯源餐廳」卻很低。

農委會企劃處指出,溯源餐廳目的是「推廣產銷履歷」,溯源餐廳只是多元管道之一,這些餐廳是透過資訊平臺協助找來的,餐廳多少很難界定,對於消基會意見,也覺得很正面,後續會再改進,盡力去做,並強調接下來仍會按照原本計劃進行,希望能有愈多餐廳認同加入,達到推廣產銷履歷目的。

►過期的票券只能丟掉嗎?快來兌換東森幣復活你的錢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