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旅遊達人瓦辛:臺北有讓人感到幸福的米其林美食

旅遊達人瓦辛就認爲,住在臺北實在是很幸福,隨時都能擁有讓味蕾滿足的美食饗宴。(攝影/陳志誠)

瓦辛

旅遊記者經歷20年,踏遍國內、外土地,也吃遍各式風味料理,並藉由一次次味覺記憶的累積與比對,建構出美食的輪廓,着有《去京都不需要理由》。

臺北餐廳類型多元,且廣納來自各國的主廚,在不同的文化交融下,激盪出各種深具創意的菜色,也吸引具有國際公信力的《米其林指南》來此評鑑,不但讓許多在地美食得到國際旅客的矚目,也讓大家更確信品嚐美食無需遠行。旅遊達人瓦辛就認爲,住在臺北實在是很幸福,隨時都能擁有讓味蕾滿足的美食饗宴。

自2018年推出《米其林指南》臺北版以來,每年的米其林榜單都是大衆關注的焦點,瓦辛觀察到,2022年的星級名單日本料理變多了,在新入榜的5家一星餐廳中,日料就佔了兩家,分別是「彧割烹」及來自日本的「壽司芳」;而「巴黎廳1930x高山英紀」雖是法式料理,但因主廚是日本籍,也能從中看見日本美學的影子。「臺灣與日本文化的連結一直以來都相當緊密。」瓦辛說,臺灣人對日本料理的接受度一向很高,且近年有越來越多日籍主廚將原汁原味的料理跨海帶來臺灣,讓饕客身在臺北就可以擁有跨國界的味覺體驗。

粵菜通常也是米其林的榜上常客,瓦辛今年特別關注「雅閣」中餐廳,主廚的變動是否影響水準,幸好沒有讓人失望,依舊穩坐一星寶座。「我在雅閣的料理看見了一貫的優雅擺盤,與空間氣質相當呼應;而來自香港的新任主廚張國邦,則帶來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新菜——梨香黑醋排骨,讓人耳目一新。當中燴制排骨選用義大利黑醋取代傳統鎮江醋,引出更溫和細緻的口味,一旁的水梨以桂花蜜漬,排列成一朵花型,清甜味美又賞心悅目。」

米其林挑選入榜餐廳,有其一套篩選標準與邏輯,它也確實提供了選用美食的方向,不過瓦辛也鼓勵大家培養自己的美食鑑賞力,綜合一家店的人氣、價位、空間氣氛與整潔、食物味道……評比自己的美食榜單。而瓦辛心中的美味關鍵,是能爲整體美食加分的儀式感,「來自日本、全球第一家獲米其林一星的鐵板燒「The Ukai-Tei」,其臺北分店「The Ukai Taipei」的每樣食材都會以精美的擺盤先呈現給客人看,讓眼睛、相機先食,接着才進入鐵板烹煮,然後就會傳來啵啵啵的聲音,接着香味也開始四處發散;在這裡吃鐵板燒,五感都被照顧到了,更不用說還能俯瞰臺北景緻,相當有氣氛。」

餐廳的說菜技巧也是瓦辛關注的項目,若外場服務人員能澈底熟悉、理解主廚想表達的料理重點,藉由其說明,更可以讓顧客吃出料理的層次。人們常說一道佳餚必備色香味俱全,但瓦辛認爲說菜能讓饕客藉由聽覺先對料理產生期待,更完整了食的饗宴。「像我就是會一直好奇詢問料理內容的人,跟服務人員會有很多交流。我對『Canvas』澳洲餐廳的外場人員就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感受到他們對每一道料理都很真心,我也很期待下次能在米其林榜單看到它的名字。」

盡情探索舌尖上的美食國度,是瓦辛的工作也是他的愛好,「每個人心中,總會至少有一家餐廳能觸動自己的心,品嚐過後隔了幾天仍會想念,那個讓人念念不忘的味道,就是自己心目中最棒的米其林餐廳。」瓦辛如是說。

Chill大使推薦——臺北多國美食地圖。(攝影/陳志誠)

Chill大使推薦——臺北多國美食地圖

臺北美食充滿多元特色,《臺北米其林指南》名單內餐廳雖爲一時之選,但難免有些遺珠之憾,何妨跟着愜意大使瓦辛嘗好味,從他喜愛的米其林與私房名單作爲起站,開始領略專屬臺北的美食。

# 可獨享的餐酒食光

Fermi Pasta、La MESA Taipei

與自己獨處,專心感受眼前美食帶來的療愈,再搭上一杯美酒,激發更多美味的層次,獲得味覺的滿足。瓦辛說,餐與酒是能互相襯托彼此的好搭檔,所以酒單和菜單是他同樣關注的重點。

「Fermi Pasta」由曾於倫敦米其林二星餐廳「Tom Aikens」擔任廚藝總監的James Sharman開設,以手工義式麪食見長,提供麪餃、面卷、麪疙瘩、千層麪、寬帶面、溝紋管面等多種選擇,精心調製的醬汁與麪食充分融爲一體,每回品嚐,都讓瓦辛不禁再一次讚歎主廚手藝,因而經常回訪。瓦辛也讚賞Fermi選酒的獨到,像是來自南非「The Garajeest」酒莊的Jim Sémillon白酒,擁有漂亮蜂蜜琥珀色,果香飽滿,適可而止的酸度,很適合搭配奶香濃郁的義大利麪食。

「La MESA Taipei」也是瓦辛獨處時的愛店,「我喜歡一個人坐在吧檯,點個蒜味蝦,用長棍麪包蘸蒜油,香氣逼人的蒜香讓人食慾大開;再加一份沙拉、一杯長島冰茶,那瞬間,感到壓力全被釋放了,飽足的不只胃,還有心靈。」此外,一個人吃飯也常有驚喜,瓦辛說,他常在此遇到幾位米其林星級主廚相約聚餐,當下他也會欣然加入,從一個人的輕鬆變成多人的歡聚,這樣的「食光」,總是讓他很樂在其中。

地點:Fermi Pasta

時間: 17:30-22:00(週一公休)

電話:02-2771-1600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07巷5弄14號

地點:La MESA Taipei

時間: 17:30-22:30(週五、六至00:00,週日至22:00)

電話:02-2778-7676

地址: 臺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37巷33號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Fermi Pasta」的手工麪餃,麪皮Q彈、內餡飽滿,醬汁濃郁,吃得到主廚的用心。(圖/瓦辛)

「La MESA Taipei」的西班牙小酒小菜,無論在擺盤或滋味的呈現上,都十分細膩精緻。(圖/瓦辛)

# 雅俗共賞的手路菜

欣葉・鍾菜、香宮

瓦辛說,自己是很注重吃飯儀式感的人,不管是空間表現或是料理呈現,都可從他的口袋名單中,發現「優雅」這個關鍵字。

今年首度摘星的「欣葉・鍾菜」,主打經典臺菜、手路菜,是「欣葉臺菜」的升級版,不但口味細緻,擺盤也呈現優雅風格,很適合宴客。瓦辛說:「我滿喜歡繽紛的『五福拼盤』,是臺灣傳統宴會菜的頭盤,由烏魚子、太監雞、海蜇皮、滷花菇及搭配五味醬的厚切軟絲等組成,滿滿臺味,有小時候吃辦桌的開心感。『雞仔豬肚鱉』的湯頭喝來特別醇厚溫暖,也是道極費工、快要失傳的宴席菜。除此之外,『香煎豬肝』、『季節菜丸鍋』與『正宗菜脯蛋』等,也都是我的心頭好。」

「欣葉・鍾菜」保留着如「季節菜丸鍋」、「五福拼盤」等傳統菜的滋味,讓想念老味道的客人有處可尋。(圖/欣葉・鍾菜)

「欣葉・鍾菜」保留着如「季節菜丸鍋」、「五福拼盤」等傳統菜的滋味,讓想念老味道的客人有處可尋。(圖/欣葉・鍾菜)

「香宮」的烤鴨外皮酥脆不油膩、肉質軟嫩,吸引瓦辛一再回訪。(圖/香宮)

除了令人驚豔的手路菜,要能在常見菜式中做出讓人天天想吃的滋味,更見主廚的真功夫。曾獲得2021米其林餐盤推薦的「香宮」,以精緻的手法呈現果木掛爐、片鴨手法等傳自北京的烤鴨技術,外皮酥脆不油膩、肉質軟嫩,加上北京正統的蘸白砂糖吃法,這些獨特之處,成了瓦辛一再回訪香宮的理由;此外,還有外酥內軟的「鬼馬油條」,也是瓦辛每訪必點的招牌菜色,「油條裡包的花枝漿,軟嫩鮮甜,吃起來每一口都是極致享受。」瓦辛說。

地點:欣葉・鍾菜

時間:11:30-15:00、17:00-21:00

電話:02-2532-7373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樂羣二路199號1樓(臺北萬豪酒店)

地點:香宮

時間:11:30-14:30、18:00-21:30

電話: 02-7711-2080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201號6樓(香格里拉臺北遠東飯店)

# 星級主廚精品味

Longtail、Chou Chou

談起臺灣的主廚代表,瓦辛認爲來自香港的林明健絕對有一席之地,來臺十年即打造三間餐廳,其中「Longtail」蟬聯臺北米其林一星多年,「Chou Chou」曾連續4年獲得米其林餐盤推薦。

「Longtail的料理帶給我的感覺是繽紛好玩,主廚總能一再推陳出新,推出讓人眼睛一亮的混搭菜色。」瓦辛指出,主廚有過美國、歐洲和亞洲等地的工作經驗,因此對於不同區域的料理特色自有心得,並擅長運用臺灣本地食材,結合不同菜式的烹調手法,營造出不限一格的菜色,因而每次到訪,總是能得到新奇的用餐體驗。除此之外,餐廳內還有一區吧檯,提供各式調酒,整體來說比較有派對的氣息,很適合與好友們輕鬆共聚。

而Chou Chou則以法式料理爲主,用餐環境較爲低調安靜,瓦辛說:「我特別喜歡Chou Chou不只一道甜點的套餐設計,這裡的甜點內容會不定期更換,在享用完前菜、主餐後,還可以在甜點的時間多停留一下,讓美味跟快樂延續很久。」

地點:Longtail

時間:18:00-00:00(週五、六至02:00,週二公休)

電話: 02-2732-6616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174號

地點:Chou Chou

時間:18:00-22:00(週六、日12:00-14:30、18:00-22:00,週二公休)

電話:02-2773-1819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170巷6弄22號

米其林指南。(圖/臺北畫刊提供)

主廚林明健善於營造驚喜,每季都有讓人感到耳目一新的菜色。(圖/Chou Chou)

本文作者:YuhShan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10月號657期》)

《臺北畫刊10月號6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