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燬北溪管道的後遺症

(圖/路透社)

去年9月26日,一件舉世震驚的事件發生了,那就是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與德國、法國和瑞士等歐洲的能源公司合資建造的,從俄國通往德國的兩條天然氣管道,北溪1號和2號的四條管道,三條被徹底炸燬。炸燬的地點靠近丹麥和瑞典的水域,而管道的構造極其堅固,世界上只有少數高科技國家有能力將其在水深260英尺的地方將其炸燬。

如果我們用美國推理小說最喜歡用的一句話——「追隨錢的去路」(follow the money)——來進行推理的話,那麼,有能力並且有動機炸燬管道,而且可以從中獲利的國家有兩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挪威,兩者都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只是價錢比俄國的天然氣貴。炸燬了管道之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大幅度飆升,這兩國賺的是盆滿鉢滿。

其實,美國內部,如一個主張小政府自由主義智庫Cato Institute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系名教授薩克斯,都曾指出,這是美國主導的行動。可是,大家需要的是證據。今年2月8日,西門‧赫什(Seymour Hersh),一位以深挖政府機密爲職志並多次獲獎的記者,曾經於1969年在《紐約客》揭發越戰期間在米萊村發生的大屠殺事件而聞名於世,已經85歲的他,在其部落格(seymourhersh.substack.com)中發表了他的調查報告,標題是「美國如何毀掉北溪管道」。他從最初的計劃,到實際運作,到參議院中極右派議員的鼓勵,到挪威軍方的直接參與,詳細描述了整個炸燬管道的過程。

他說,主持這項爆炸計劃的是白宮安全顧問蘇利文,參與者包括國務卿布林肯和副國務卿盧嵐、中情局、軍方和財政部。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兩個月,蘇利文主持了第一次籌劃會議,他們指定由美國海軍設在佛羅里達州巴拿馬市的潛水和打撈中心負責擬定計劃,因爲該中心隸屬海軍,不需要經過議會審查。去年6月時,炸彈已經安置在管道上,一直到3個月之後,拜登才下達了炸燬的命令,以至於一個管道上的炸藥沒有被引爆。他說,挪威海軍非常熟悉當地海域,在這項行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2月7日,也就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前三週,當着當時到訪的德國總理蕭茲,拜登回答記者的問題時說,「如果俄羅斯入侵,那就不會有北溪2號的存在,我們會終止它。」也就是說,他其實在那時已經把話說明了,只是,那時大家都不知道,整套計劃早已經在擬定之中了。

爲什麼要炸呢?赫什提到一句最關鍵的話,那就是,「只要歐洲繼續依賴由管道輸入的廉價天然氣,華盛頓就擔心,像德國這樣的國家就不會心甘情願地向烏克蘭提供擊敗俄羅斯所需的經濟和武器的支持。」

儘管一般吃瓜羣衆還不瞭解當前局勢的嚴重性,可是精英們知道,如果這場戰爭輸了,美國以至於整個西方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炸燬非常有利於自己盟邦的管道,切斷俄歐之間日益緊密的經濟合作,雖然是極端不靠譜的下三濫行動,可是,狗急跳牆,如果德國仍然依戀俄國廉價的天然氣,退出這場拜登主導的戰事,那麼整個西方陣營就會瓦解。沒有西方的全力支撐,俄烏戰爭必然以失敗告終。

管道被炸,德國吃了一記當頭悶棍,大企業紛紛出走,經濟前景堪憂,綠黨掌控的外交和國防部門就像是美國派遣的第五縱隊,根本不顧德國的本國利益而站隊美國和拜登祭出的價值觀。蕭茲只能做到就是獨排衆議,訪問中國。

但是,拜登如此不靠譜地霸凌盟友,早晚必然會付出代價的。(作者爲中美論譠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