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案增 證期局授三要三不

金管會最新公佈,假投資詐騙案件統計,過去十年移送23件,平均一年2到3件,但2020年卻出現移送5件、2021年第一季尚未結束就已移送1件,案件明顯增加證期局指出,態樣上來看,近二年全都是未經過證期局覈准合法期貨經營外匯保證金交易較多。

金管會提醒,「外匯保證金交易」是屬於期貨交易規範的期貨交易,應透過國內合法業者交易,才能保障自身權益。目前金管會已覈准3家期貨槓桿交易商,可以做外幣保證金等槓桿保證金契約交易,民衆若有需求,可以上金管會證券期貨網站,點選「金融資訊項下的「證券期貨特許事業」,查詢合法槓桿交易商名單,唯有透過合法的槓桿交易商作外幣保證金交易,纔可確保權益。

金管會點出常見的非法態樣有四種,一、非法證券商類型,包括:電話行銷、召開說明會、媒體網路知名人士以不實資訊仲介國外非法網路平臺、國外證券商網路平臺、國外詐騙匯款。二、非法期貨業類型,包括:外幣保證金交易、期貨空中交易、非法代操、以期貨分析系統軟體招收會員地下期貨地雷

三、非法投信投顧業類型,包括:非法投信投顧業類型、非法顧問、非法代操、非法銷售境外基金、非法銷售其他境外商品。四、非法地下期貨。

金管會強調,防範地下期貨有「三不三要」原則。三不即:不接受非法地下期貨業者的招攬開戶、不將款項匯至非法地下期貨業者指定之帳戶、不理會非法地下期貨業者誇大、偏頗或保證獲利之說詞

三要則是:要透過合法期貨業者從事期貨交易、要多瞭解或閱讀期貨交易之宣導資料,並詳閱相關期貨管理法令規定、要保管好個人資料文件,並對主動接觸招攬開戶之不明業者保持警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