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桃園 幸福共感

桃園逐年開闢改善公園綠地、埤塘及遊戲場,打造本市城市新風貌,提升市民休憩空間與生活品質。(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在桃園,幸福共感

桃園自升格後,持續推動許多市政建設,從居住、交通到公共空間逐步改善,以實體看得到且有感的設施,打造出市民宜居的環境。

生活第一步,從安居開始。

桃園有許多年輕家庭,作爲市民實現成家夢想的後盾,桃園與中央全力規劃50處社會住宅基地,可提供1萬4,000戶家庭入住。兼顧品質與速度,桃園已陸續完成中路二號、八德一號、八德二號、中路一號、蘆竹二號等社會住宅,居住在這裡,還能擁有公託中心、日照中心、微型圖書館與運動中心等生活機能服務,老少都能顧到。桃園更致力推動多元社宅政策,包含租金補貼與包租代管等計劃,讓居住更容易。

桃園社會住宅陸續完工,配合社會住宅申租管理系統,提供線上申請社宅、看屋等服務。(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便捷的交通,是城市進步的象徵。

身爲國門之都的桃園,是北臺灣生活圈的樞紐,建構完善的交通路網,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桃園規劃三心六線串起環狀軌道系統,機場捷運已通車營運、捷運綠線正處施工階段,而鐵路地下化與捷運工程亦持續推進,未來將促成北北桃1小時生活圈,提供快速便捷的旅運服務。桃園也逐步完善公路路網,像是與高速公路局陸續完成國一楊梅校前路交流道、改善幼獅交流道、桃園交流道增設北出南入匝道、設置國三龍潭高原交流道等,大幅提升交通運載能量。在綠色交通上桃園也不缺席,率先引進Gogoro、GoShare、iRent等共享運具,在桃園實現低碳又便捷的生活。

桃園持續規劃興建各區國民運動中心及體育園區,並積極活化及檢修運動場館及設施,以達成體育城市的目標。(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親水生態,老少咸宜。

桃園積極改造公園綠地,除環境美化、友善公園設施外,更設置共融式或特色遊戲場,以特色、自然化、安全、挑戰等目標,營造適合全年齡遊憩的場域;另外也活化現有埤塘水域,建置步道、休憩等兼具休閒與防洪的多功能場域,帶給都市居民親水遊憩空間。而爲提高市民運動風氣,桃園規劃5大體育園區、10座國民運動場館,目前已完成桃園、中壢、南平、平鎮、蘆竹及八德6座國民運動中心,更有27座天幕籃球場、7座棒壘球場、5座網球場、3座足球場等,多元場域提供市民充分活動空間,有助身心健康的維持。

桃園宜居環境正一點一滴改善,各項建設穩固踏實地推進,讓市民能在桃園這座城市,享受安居、便捷的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