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創意 烏軍將集束彈拆開 取用小炸彈武裝小型無人機

烏克蘭軍人切開美製155公釐集束砲彈,裡頭就是M42/M46小彈丸。(圖/Twitter)

集束炸彈又叫「子母彈」,因爲彈藥之內是許多尺寸更小的彈藥,形成大面積打擊。在早些時候,美國提供烏克蘭一批集束式155公釐砲彈,這些砲彈也已投放到戰場打擊俄羅斯侵略者。除了這種正規使用以外,烏克蘭還拆開集束砲彈,取走裡面的小炸彈,使爲小型無人機的武裝,每一個小彈藥就像小型手榴彈一樣。

戰區(The Drive-The Warzone)報導,社交媒體上出現了一段武器改造影片,是烏克蘭軍人拆解美軍M483A1型155公釐集束砲彈,並加以改造的過程。每段影片只有2分鐘,分成3段。目前還不清楚影片是何時何地拍攝,但浮水印表明,這是烏克蘭陸軍第92機械化旅,綽號爲「阿基里斯」(Achilles)的無人機部隊。

這名軍人先用電鋸切開砲彈靠前端的地方,切開後就看到裡頭有8個圓柱狀的M42彈丸,看起來像手榴彈,其實形式和威力上也類似。裡頭是能夠擊穿裝甲的聚能裝藥,對均質鋼裝甲板的穿透力,可達2.75 英寸(7公分),周圍有一個外殼,炸開之後,會產生無數的高速致命碎片,向各個方向延伸。這使得集束彈兼具穿甲能力和破片殺傷能力。

影片介紹,每一枚M483A1型155公釐集束砲彈,有 64 發 M42子彈丸,和24發 M46子彈丸,總共 88 發。M42 和 M46 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位於砲彈底部一排,結構稍重,因爲必須承射砲彈射擊時的壓力。

士兵取下M42彈丸後,轉開頂部的一塊綵帶狀的布,手動修改引信,讓它更容易撞擊引爆。調好之後不忘裝回插銷,以防止它們在裝載到無人機上時意外爆炸。在一切裝好後,去掉插銷,使彈丸有效。

這4段影片就像是改裝的教學,從安全角度來看,整個過程都很危險,光是拿着電鋸切開砲彈就有爆炸的可能。

不過,對保家衛國的烏克蘭軍隊來說,他們很清楚其間的風險,如何有效殺傷侵略者是更重要的,一枚 M483A1 砲彈,包含 88 枚 M42/M46 子彈藥,無人機可以攻擊多達 88 個單獨的目標,這是武器使用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