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股票ETF資訊與風險

收集ETF完整資訊來源

前篇文章已爲讀者介紹ETF基本觀念及國內市場概況,並說明各類型ETF風險屬性差異大,不應一視同仁。本篇將聚焦於追蹤國內外股票指數且報酬型態爲傳統原型的ETF,探討其商品種類、特性、風險、及挑選投資標的應注意之處。

股票ETF追蹤股票市場的指數表現。用證券帳戶下單買進股票ETF,等於透過一筆交易就能持有一籃子股票,相較於投資個股來的省力,又可分散風險,因此很多人選擇投資股票ETF來參與經濟成長。

但是籃子裡到底有那些股票、每檔股票有幾張,並非憑基金經理人主觀意志操作,而是基於客觀的指數編制規則來決定。

股票ETF追蹤標的

種類豐富,各具特色

國內投信發行超過60檔股票ETF,追蹤標的琳瑯滿目,大抵從ETF簡稱或標的指數名稱就可看出端倪。

以追蹤市場區分,目前有22檔ETF以國內上市櫃股票爲標的,其餘有的追蹤海外單一股票市場具代表性的指數,如美國S&P 500指數、日本東證指數、中國滬深300指數等,有的追蹤跨市場或區域型指數,如臺韓資訊科技指數、歐洲STOXX 50指數、富時新興市場指數等,投資人可輕鬆運用股票ETF豐富的產品線進行全球佈局。

股票ETF不僅涵蓋廣泛的市場,且各檔商品追蹤的指數背後選股邏輯也不盡相同,有的依市值大小來篩選,有的鎖定特定產業(如金融、科技、生技)、主題(如公司治理、永續)或策略因子(如價值、波動、股息)。

另有兩檔ETF以美國特別股爲標的,特別股通常配息穩定,波動較低,性質介於普通股與債券之間。換言之,即使同樣是股票ETF,追蹤標的不同,報酬表現、波動程度、收益分配狀況也可能天差地遠,投資人應先認識商品特性,再依自身需求來做選擇。

解構股票ETF的投資風險

市場風險:投資有賺有賠,ETF報酬表現被動追蹤其標的指數走勢,即便股票市場走跌,經理人也不會自行調整持股水位或對成分股加減碼,無法降低或避免股票市場行情波動的風險。

集中度風險:股票ETF標的指數若成分股檔數較少或集中某產業,則其漲跌易受單一個股股價波動或單一產業景氣循環變化影響,使得風險分散性較低。

流動性風險:若ETF買賣價差大、委託單量少,可能會有交易成本高或買不到、賣不掉的疑慮。

折溢價風險:受市場供需、流動性等因素影響,ETF次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可能低於或高於淨值,而產生折價或溢價,折溢價過大時,投資人進出場將承受以不合理價位成交的風險。

追蹤偏離風險:ETF可能因內扣各項成本費用或追蹤工具的選擇,導致淨值表現與指數報酬有所差距而偏離預期。

除上述風險外,若投資連結海外股票的ETF,還要注意這類商品沒有漲跌幅限制,價格也可能受匯率波動影響,而且國內外交易時間的落差會讓資訊傳遞、行情反應無法即時同步。

交易前掌握2類資訊

產品面:ETF漲跌表現與標的指數密切相關,投資前務必詳閱公開說明書,瞭解標的指數本質、投資標的及策略(採取完全複製或最佳化複製/有無搭配期貨),並充分認知有那些風險及費用。

若是在市場上已經交易一段時間的商品,還可從追蹤差距與追蹤誤差等數據來檢視其複製指數的能力及追蹤績效的優劣。

市場面:一般人多透過次級市場交易,所以選擇ETF當然要考量進出場是否容易,通常可觀察即時/歷史交易情形、買賣價差、折溢價,避開掛單量太少、買賣價差較寬、折溢價過大的商品。

再者,資產規模太小的股票ETF可能面臨下市清算(多以1億元爲門檻),應審慎考量爲宜。

上述ETF重要資訊在證交所、櫃買中心、投信公司發行人網站的ETF專區都能查詢;公開資訊觀測站、基本市況報導網站、投信投顧公會網站也有相關的揭露,建議先利用各種管道蒐集ETF的完整資訊並審慎評估後再投資。(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供、呂淑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