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鋼網郎永淳:未來五年是傳統產業互聯網的風口

(原標題:找鋼網郎永淳:未來五年是傳統產業互聯網的風口)

鈦媒體注:從央視著名主播轉身成爲找鋼網高級副總裁,郎永淳在今年成爲找鋼網名副其實的“代言人”。“我等下還有三場活動。”今天在2016 鈦媒體 T-EDGE 年度盛典的演講結束後,郎永淳匆匆離開會場。

從今年1月華麗轉身,在找鋼網的 E 輪融資發佈會現場正式宣佈就職後,郎永淳用其個人的影響力,爲找鋼網在各個場合頻頻露面宣講,以將找鋼網對鋼鐵產業的變革與發展傳遞出去。

鋼鐵產業中產能過剩、市場寒冬等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拿去年的數據來看,2015年1月~11月份,納入統計的大中型會員鋼企總營收2.67萬億元,同比下降19.32%;總虧損額爲531億元,虧損面超過一半。在這種需求惡化產能嚴重過剩的壓力下,國內鋼材價格每況愈下,寶鋼的總經理陳德榮曾感慨,一斤鋼材連白菜價都不如。

儘管問題重重,但在郎永淳看來,這樣的困境也意味着機遇。他在今日的鈦媒體 T-EDGE 大會現場解釋了爲何要將人生下半場的轉型投入有些令人匪夷所思的 B2B 領域。

“我在做轉型選擇的時候給自己立了三項標準。第一,市場化的程度要足夠高。第二,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要足夠低。第三,市場的規模足夠大並且創新的空間也足夠大。”

在鈦媒體T-EDGE年度盛典現場,找鋼網高級副總裁、胖貓創投合夥人郎永淳發表演講。

與剛剛演講完畢的易果生鮮聯合創始人金光磊從事的生鮮行業不同,鋼鐵已經是標準化的產品,但在商品標準的背後,又有着諸如倉儲、物流、金融等非標的需求。這便是找鋼網作爲互聯網平臺着重發力的環節。

在解決了鋼鐵產業買家與賣家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之後,找鋼網開始將改造方向延伸至鋼鐵產業鏈的其他環節,並將鋼鐵生產到抵達終端用戶的時間從 45 天減少至 10 天,而這種效率的提升正意味着成本的減少。

以倉儲和物流爲例,通過找鋼網互聯網化的改造,目前每一噸鋼鐵減少一次倉儲配置,就能減少 20 元錢的成本,而每一噸鋼鐵減少一次物流流轉,同樣能減少 20 塊錢的成本,這樣多次流轉環節減少的背後,不僅僅意味着流通效率的提高與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讓買賣雙方的需求進行了更精準的匹配。

而在提升了產業鏈本身環節的效率之後,找鋼網開始進一步挖掘互聯網平臺的工具潛力,並在雲服務、大數據、金融、SaaS 平臺等方向進行多種嘗試。

在郎永淳看來,To C 端互聯網的局勢已經進入了下半場,而傳統產業 B2B 的風口也將會迎來新的高潮。“未來五年是傳統產業互聯網的風口,產業互聯網將會對製造業、生產資料端帶來一系列價值,而它的增長速度也將會遠遠超過當下消費互聯網的增長幅度。一個統計數據表明,2015 年的產業互聯網 B2B 電商的交易規模是 12 萬億。那 5 年之後應該是在 20 萬億,每年增長的幅度會在 20%,這其中蘊含着巨大的機會。”(本文首發鈦媒體,記者/蘇建勳)

我出生在江蘇蘇北的農村,是一個草根。十二生肖裡屬豬,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我也希望自己能夠飛起來。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正式從中央電視臺離職,今年1月1號加入找鋼網,我的前同事特別關心我,怎麼去了這麼一個產能過剩的領域。你選擇的標準是什麼?我反過來安慰他,其實內容的生產比鋼鐵的生產還過剩,同質化的內容太多,生產的門檻越來越低,巨頭都在紛紛涌入,但是並不能夠形成一個非常強烈的行業集中度,這可能不僅僅是內容行業,包括我現在所在的鋼鐵行業也存在着類似的問題。

我轉型做創業,尤其是人生進入到下半場,但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上半場,這個上半場就是我的創業方向。那我要去做什麼樣的選擇呢?我給自己定了三個標準,第一市場化的程度要足夠高。第二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要足夠低。第三市場的規模足夠大並且創新的空間也足夠大。依據這樣一個標準,我進入到了一個比較讓人匪夷所思的鋼鐵B2B這樣一個領域。

鋼鐵B2B的改造正符合我剛纔所說的標準,鋼鐵是一個標準化的產品,但是這標準又有非標的需求,找鋼網在佈局全產業鏈的服務。除了有找鋼網,我們還有線下的倉儲加工,還要在倉儲加工完成以後完成找物流的工作。在整個交易過程當中,通過我們信用評價和幾年交易的沉澱,我們又可以爲客戶提供找資金、供應鏈金融的服務。現在我們的觸角也已經進入到了韓國、泰國、越南以及阿聯酋。

通過B2B這樣的電商,我們能夠爲前端的鋼鐵生產企業提供後端的 B 端客戶。曾經在鋼鐵價格過高的時候,流通環節也非常冗餘,中間環節有 5 到 7 個,從鋼鐵生產出來到終端的客戶,大概要 45 天左右的時間。

那中間每減少一個環節,對於成本意味着什麼呢?減少一次倉儲會降低每噸 20 塊錢的成本,減少一次物流同樣爲每噸鋼材減少 20 塊錢的成本,原來 5 個環節被我們減到了 2 個環節,大家可以算得出來,我們爲前端的生產廠家和後端的客戶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這在互聯網時代就有一系列的改造可能,現在我們的流通速度加快到了 10 天,就要從若干個倉庫、若干次物流當中,一次一次做鋼鐵的搬運工,這不僅僅是流通效率的提高與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我們讓雙方的需求與信息進行了非常精準的匹配。

找鋼網現在不僅僅做了一個全產業鏈電商的服務,也在雲服務、大數據的挖掘上做出一系列的佈局。比如我們的 Saas 服務就得到了很多客戶的歡迎,因爲從數據挖掘上和用戶畫像上爲他們創造了價值,讓他們能夠更精準的把握市場。

在 B2B 風口到來的時刻,大家都在想,信息互聯網已經非常發達,消費互聯網或者是傳統 2C 的電商已經進入下半場。對於一個產業而言,尤其是對於傳統產業而言,有沒有上半場的機會呢?

我可以告訴大家,未來五年是傳統產業互聯網的風口,產業互聯網將會對製造業、生產資料端帶來一系列價值,而它的增長速度也將會遠遠超過當下消費互聯網的增長幅度。一個統計數據表明,2015 年的產業互聯網 B2B 電商的交易規模是 12 萬億。那 5 年之後應該是在 20 萬億,每年增長的幅度會在 20%,這其中蘊含着巨大的機會。

當然在做 B2B 的過程當中,我們也知道找鋼網不僅僅是提供一個信息服務與去中心化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深耕全產業鏈,爲我們全行業和每一環節的服務優化做出我們的貢獻。 我現在也是胖貓創投合夥人,會專注於其他B2B的團隊,包括現在的找油網、找五金、找玻璃等公司都獲得了我們的投資。機會就在眼前,希望大家把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