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鳴零食開設首家概念店 行業加速發展

本報記者 鍾楚涵 孫吉正 上海報道

近日,趙一鳴零食在廣州白雲區嘉禾望崗開設首家概念店“趙一鳴零食研究所”,該店也成爲華南地區首家零食主題概念店。趙一鳴零食方面表示,作爲品牌首家概念店,企業在門面外觀、逛店體驗、店內細節設計等方面進行投入,通過“線上引爆+線下引流”的營銷玩法,開業三日線下門店銷售額創新高。

門店創新

趙一鳴零食方面認爲,終端門店作爲連接消費者與品牌的窗口,直接代表了品牌形象,是給消費者以依賴感和信任感最直觀的途徑。趙一鳴零食將概念店作爲其品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線下門店打造方面,此次開設的趙一鳴零食研究所面積約330平方米,鮮豔紅色的門頭上有巨型品牌IP“趙一鳴”人物模型。外觀超大玻璃零食牆,透明的玻璃裡面陳列着各式各樣的巨型零食。同時,該概念店內設置了“零食打卡牆”“人氣定製零食娃娃機”“裸眼IP打卡點”等特色打卡點,其中零食打卡牆成爲了店內消費者互動和拍照的熱門區域。

在營銷方面,企業採取了“線上引爆+線下引流”的營銷玩法。在線下,趙一鳴零食藉助明星藝人及達人的影響力,在開業首日邀請石榴姐苑瓊丹、黃一山等大咖藝人來到現場,增加傳播效果。同時,趙一鳴零食也在線下對於C端消費者進行多個營銷活動,以提升傳播力度以及店鋪銷售。在線上,活動全網傳播總曝光量突破一億,話題“廣州真的是饞嘴星人的樂園”在抖音品牌話題登上廣州城市熱搜榜第3名。

花18個月打磨單店模型後,趙一鳴在門店拓展速度上開啓“狂飆”模式。目前,趙一鳴零食全國線下門店數量達2600個以上,覆蓋江西、廣東、安徽、湖北等地,每月以200個以上的開店速度佈局。爲行業的頭部玩家,此次概念店的落地是趙一鳴零食邁出的門店創新的一步,也是其探索零食集合店多樣化可能性的嘗試。

不斷髮展

今年以來,量販零食店賽道熱度很高。對於整個行業,艾媒諮詢CEO張毅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消費者在零售消費的場景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商超的沒落,爲消費者騰出了一些線下的市場空間。另外,供應商或者品牌方對量販零食店熱衷的主要原因還有便利店和大型商超的鋪貨量不足,不能滿足品牌方或者產品方的鋪貨要求。最後,今年的消費者還是希望出去走走轉轉,這也爲線下休閒零食店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對於目前的量販零食店品牌與傳統零食店的差異,連鎖經營產業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表示:“在定位上,量販零食店品牌更加強調性價比。在發展市場方面,零食量販店目前主要在下沉市場,相比而言,良品鋪子等在二、三線城市比較多。零食量販店在更下沉的四、五、六線市場。在產品結構上面來講,量販零食店的SKU(最小存貨單位)會更多一些,相比於良品鋪子等以自有品牌的商品銷售爲主,量販零食店會有一部分自有品牌的商品,同時也有很多是本身知名的品牌商品,他們通過大規模的採購來獲得價格優勢。”

在此之前,量販零食店賽道頭部品牌“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宣佈戰略合併。合併後,兩家公司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與此同時,雙方將在產品供應鏈、品牌建設、區域發展協調等方面開展合作。

連鎖經營專家李維華表示:“合併之後,兩個品牌的資源、人才、產品研發等都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形成更大的品牌力和競爭力。同時,採購成本可以降低,對於上游能夠有更大的議價能力。”

對於零食量販店的未來發展,李維華表示:“在未來相當一段長時間內,高品質、低價格一定是一個主流趨勢。但是未必以現在這種商業形態(大店、多SKU、三四線城市、聚焦於實體店)存在,將來可能會變成其他形式,更加垂直細分,例如只做瓜子,將瓜子品類做得非常好,然後提升了利潤率。商業模式也是不斷在更新和變化,零食量販店模式未來也一定會與時俱進、不斷更新。”

(編輯:於海霞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