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製造強國邁進 陸宣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大陸要重點穩住在GDP當中佔比較大的重點行業。(國新網)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日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記者會,大陸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金壯龍說明大陸「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用四句話理解,推進新型工業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支撐、是構建大國競爭優勢的迫切需要、是實現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戰略選擇。

金壯龍表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有五個方面:

一是工業體系更加健全。中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二是工業規模進一步壯大。202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了40兆元(人民幣,下同)大關,佔GDP比重達到了33.2%,所以經常說,工業起到了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其中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爲27.7%,製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65家制造業企業入圍了2022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培育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了7萬多家。

三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15.5%,裝備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1.8%。新能源汽車、太陽能產量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數位化綠色化轉型成效明顯,培育了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羣。

第四個方面是數位經濟加快發展。中國移動通信實現了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發展,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路。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設開通了5G基站231萬個,實現了「縣縣通5G」、「村村通寬頻」。全大陸在用數據中心超過65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了58.6%,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了77%。2022年軟體業收入超過了10兆元,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了45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了240個。

第五個方面是重點領域創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載人航太、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等領域捷報頻傳,C919飛機實現全球首架交付,首臺大陸國產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點火成功,「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併網運行。

金壯龍指出,當前,新型工業化發展也面臨着一些新的形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產業結構和佈局深度調整,中國處於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重要關口期。

金壯龍稱,考慮重點做好6個方面工作:

第一個方面,促進工業經濟穩定增長。認真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要重點穩住重點行業。第二個方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主要從四個方面看,傳統產業、優勢產業,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佈局未來產業。第三個方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水準。第四個方面,健全產業科技創新體系。科技、產業、金融、創新之間的關係,要把它融通好。第五個方面,推動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第六個方面,全面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支持龍頭企業做強做優,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構建起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