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癌症好發亞洲人!男耳悶檢查竟第2期 醫示警4症狀

一名38歲男子因左耳耳悶一週求診,初步理學檢查爲中耳積水,但患者並無游泳或潛水,這讓醫師直覺不尋常。(示意圖/Shutterstock)

一名38歲男子因左耳耳悶一週求診,初步理學檢查爲中耳積水,但該男並無游泳或潛水,這讓醫師直覺不尋常,便進一步安排鼻咽內視鏡檢查,結果後續診斷爲鼻咽癌第2期,需接受化療。醫師指出,鼻咽癌好發於亞洲人,最常見症狀爲頸部腫塊,其它還有流鼻血、耳部症狀、腦神經學症狀等,務必特別警覺。

張弘在臉書專頁「耳鼻喉科 張弘醫師」發文表示,透過鼻咽內視鏡的畫面可看到,該患者鼻咽部左側有明顯的腫瘤,其大到阻塞耳咽管開口,導致中耳積水。他提到,病人無抽菸、無鼻咽癌家族病史,好在其警覺性夠高,耳部悶塞一週即就醫,診斷爲鼻咽癌第2期,後續接受化學放射線治療。

張弘指出,鼻咽癌好發於亞洲人,原因與基因遺傳、鼻咽病毒感染、飲食(富含亞硝酸鹽的食物,如香腸臘肉)及抽菸有關。根據臺灣癌登資料庫,每年約有1500多位新診斷的鼻咽癌病患,鼻咽腔有一定的空間讓腫瘤生長,不易早期發現,往往發現時已偏末期。

談及鼻咽癌症狀,張弘說明,頸部出現腫塊最爲常見,其它還有流鼻血、鼻塞、鼻涕倒流、鼻音增加;耳部症狀。據研究統計,約30%新診斷的鼻咽癌患者會合並中耳積水,因此成年人的中耳積水,需考慮鼻咽癌。另外,約有8~12%的病人因爲鼻咽癌侵犯腦神經,而出現腦神經學症狀,最常見爲第6對腦神經受侵犯,可能導致複視。

張弘提醒,若成年人單側耳悶持續未改善,建議應儘快找專科醫師檢查,以排除嚴重問題,也避免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