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教育 亞洲新創急分散風險

中國廣州一家新創VR遊戲開發商的王姓主管表示:「矽谷銀行倒閉讓我們驚覺該檢討公司對美國資金的依賴度。」他的公司打算將部分存在矽谷銀行的資金轉到中國或新加坡,但坦言一般小公司沒有太多能力選擇資金來源,尤其在現今經濟環境下。

以服務矽谷新創企業起家的矽谷銀行在2004年帶着一票美國創投資本家赴中國物色投資機會,從此將觸角伸向亞洲新創圈,陸續在北京、上海、香港設立營業據點。

2012年矽谷銀行在中國與上海浦東開發銀行建立合資企業SPD矽谷銀行,鎖定生命科學、健保及精密製造等領域的新創公司,提供貸款及人民幣融資服務。

根據香港上市公司提交的財務文件,香港有至少12家上市公司是矽谷銀行的存戶。雖然這些公司多半表示在矽谷銀行的存款金額不大,但仍有一些例外。

北京生技公司百濟神州(BeiGene)近日提交的財務文件指出,公司握有的45億美元現金中有3.9%存在矽谷銀行,相當於1.76億美元。

北京生技公司強調矽谷銀行倒閉的影響不大,因爲公司將美國現金及投資分散在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及瑞銀等大型金融機構。

新創科技公司衆多的印度也有不少矽谷銀行存戶,其中包括清奈軟體公司Rocketlane。該公司執行長甘桑(Srikrishnan Ganesan)表示:「把錢存在銀行就是爲了一份安定。」

2020年創業的Rocketlane至今募資2,100萬美元,其中16%至17%存在矽谷銀行,用來支付美國員工薪水,幸好該公司趕在矽谷銀行倒閉前將存款移到其他銀行。

甘桑表示,印度還有許多早期新創公司在美國募資,但來不及將資金移出矽谷銀行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