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今年集中市場市值拚60億元 IPO送件家數39家

林修銘指出,雖然去年政經波濤洶涌,後疫情時代供應鏈不順,高通膨因素,但加權股價指數漲幅26.8%,優於歐美等主要國際指數,亞洲也僅次於日本,展現臺股強勁韌性。並創下有交易人數564萬曆史新高,造就日均值達2812億元歷史次高紀錄。

在壯大資本市場、提升市場價值方面,「市值及流動性」規模對外資決策有其重要性,證交所短期將以提升已上市公司市值爲目標,同時,證交所也將增加與國際券商、保管銀行的合作,提升臺灣資本市場及上市公司的國際能見度。2023年臺股市值達56.8兆元,今年市值成長目標5%,往60兆元邁進。

中長期則以延續產業競爭優勢與活絡臺股量能兩面向着手。首先,持續與公部門單位及新創、數位等產業協會,共同推動數位、綠能、生技三大新經濟產業聚落,在資金面,一方面引導創投公會、創投基金資金活水挹注,另一方面則力圖活絡臺股量能,包括爭取當衝降稅延長,提升IPO籌資效率及建置IPO資訊揭露專區。今年IPO送件家數目標39家,其中,本國公司18家、外國公司6家、創新板15家,新經濟企業將佔本國公司40%、創新板70%,涵蓋AI、大數據、綠能、雲端、電動車等。

鏈結利害關係人、落實永續再造方面,2024年除持續與美國、亞洲等市場保持緊密連結,更將引資步伐邁向歐洲,及開拓中東潛在投資者,爭取更多資金進駐。另外,在引導企業落實減碳方面,證交所攜手碳交所,與NGO組織、北中南標竿大學、驗證機構及數位平臺業者等合作,舉辦各系列培訓課程,厚實資本市場永續人才培育;並配合環境部進度,建置國內碳權交易平臺,以完備服務功能及機制。

證交所亦將合力臺灣指數公司,發展ESG評鑑及建立ESG資料庫,累積ESG議合專業能力,並建置IR及議合支援平臺,提供上市櫃公司與投資人議合媒合及介接服務。

落實普惠金融、增強投資人保護方面,20-30歲開戶人口已突破該年齡層5成,顯見年輕族羣對國內資本市場參與度日益普及。2024年將透過推動多元化商品,像是研議主動式及多資產ETF、降低投資人門檻,並鼓勵證券商提供金融創新服務,多管齊下,持續擴大市場參與。

增強投資人保護則將致力增進監理效能,以增強投資人對市場信任,就上市、券商監理及市場監視等面向,持續運用新興科技,如大數據分析及視覺化儀表板等工具,推動智能化、視覺化及自動化的分析,強化示警功能,並以風險爲導向,進行選案及差異化管理,以增進監理精準度。

強化維運韌性、降低市場風險方面,提升整體市場資安防護韌性、降低市場營運風險。同時,證交所將更新四合一網路系統,擴增頻寬,並更新交易系統撮合主機及網路交換器設備,提升系統穩定性及效能,以備妥業務拓展所需資源。

雙軸轉型厚植證交所實力,打造永續、高效能服務方面,2023年證交所啓動第一階段數位轉型,導入KM知識管理平臺強化經驗傳承。2024年步入第二階段,引進外部顧問擘劃數位轉型藍圖,力求以客戶爲導向,推動數位轉型,更有效敏捷迴應市場需求,因應大數據未來於更多領域廣泛運用,建立資料倉儲,同時,運用最新技術蒐集用戶體驗回饋,擴大優化UI/UX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