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技術 助攻綠色AI數位智造

資料來源:KPMG《2022全球製造業展望》調查報告整理:陳碧芬

中美貿易戰、COVID-19疫情接連衝擊,跨國供應鏈的上下游廠商曝險速度遠遠高於過去20年,CRIF集團認爲,「龐大風險挑戰,也伴隨三大機會」,包括:一、徵信技術協助掌握企業BI(Business Information)與商業夥伴曝險現況,率先規避信貸地雷;二、知名企業「以大帶小」一齊落實ESG,同時確保供應鏈管理出貨,亦能打造綠色AI數位智造;三、針對斷鏈積極開發亞洲市場合作夥伴,避免地緣衝突連帶獲利虧損。

以大帶小 減碳更有效率

CRIF中華徵信所近日舉辦「全球科技競逐產業新革命,由BI.AI打造綠色智造供應鏈」論壇,邀請產、官、學界同臺,針對國際新趨勢交流可能的執行方法。由於臺灣積極發展淨零碳排措施,負責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經濟部對此非常重視,經濟部長王美花致詞時指出,該論壇貼切現勢需求,減碳對以出口爲導向的臺灣來說,是無法迴避的現實,今年3月以來政府推動教育訓練、碳盤查,並至各企業進行相關輔導措施,但目前減碳進程仍遠遠不足,因爲臺灣中小企業多達100多萬家,迫切需要「以大帶小」模式,經濟部會跟業者共同合作,讓減碳更有成效。

王美花進一步指出,其實製造業與服務業利用科技與商業模式就能進行減碳,例如製造業可從製程中改善相關環節就能改善能耗,或從材料的化學材質研發就能降低能耗與污染問題;服務業也有改進措施,例如:善用AI技術縮短了物流配送過程、隨既有商業模式改變並借鏡國外成功模式,就凸顯論壇所提的BI重要性,可以在商業服務業領域上萌發更多可能性,讓更多服務業來做減碳。

本次論壇除了王美花致詞,也邀請到多位重量級講者,包括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KPMG安侯企業管理董事兼執行副總經理劉彥伯、羣聯電子代理髮言人呂國鼎。CRIF集團亞洲總經理Simone Lovati、CRIF中華徵信所總經理郭曉薇、CRIF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均同臺分享,爲臺灣產業尋找因應解方。

掌控風險 即時更新訊息

Simone Lovati指出,因應全球供應鏈發展困境,CRIF集團深入掌握BI在企業經營的應用,提供企業可即時更新供應鏈廠商金流與信貸新訊,亦由於供應鏈生產狀況掌握已進入每季度滾動檢討,各國在地專業的風控徵信與商業情報掌握,有效可用BI可維持產品穩定生產、擴大市佔率。

郭曉薇認爲,隨全球科技競逐不斷演進,數位革命掀起數位智造人才需求,AI人工智慧革命以數據驅動創新,加上綠色革命催生環保新材料等爲產業界崛起榮景,卻因美中雙強各自築起關稅壁壘逐漸成形「一個世界兩個標準」,同時引發企業訂單減少、全球淨零碳排進度落後等危機。

呂國鼎則就企業獲利與綠色永續價值並存之道加以分析,羣聯儲存產品廣佈無人機、電動車、筆電、手機等的羣聯儲存產品,以綠色控制晶片IC節能減碳、供應鏈高度在地化生產,打造綠色AI數位智造,企業內部穩定購買再生能源用電、嚴格要求供應商永續風險評估與稽覈,上下游供應鏈可望同步建立綠色共識。

劉彥伯認爲,要透過BI的掌握、AI的應用,做到綠色供應鏈,建議可把握三大要項:一、迴歸自然的減碳旅程;二、對外宣示的碳帳用途;三、自我實現的永續主張。

他以運動產業的淨零碳排旅程提案,做爲案例分享,認爲可先以BI數據整合方案透過基礎年排放資料建立,串接供應鏈製程,ESG成熟度分析與行動規劃,客戶互動模式設計,個人碳權交易平臺,最後整合運動騎乘或其他減碳行爲累積減碳數量、使用者透過參與減碳行動獲取積分,並利用積分兌換售後服務與其他第三方服務,讓ESG在未來不只減碳、亦能同時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