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機與5G投資抵減到期延長3年?工業局:5月報稅後再檢討

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今天報告智慧機械數位轉型成果,對於智機投資抵減是否延長? 則說等5月份報稅資料出來後看績效會研議檢討。(圖:王玉樹攝)

經濟部工業局今天舉行「智慧機械數位轉型」成果分享會,對「智慧機械」跟「5G」投資抵減今明年底到期後,是否延長?工業局表示,持續收集意見中,今年送立院優先法案是《生技醫療條例》,智慧與5G投資抵減要等5月稅收資料出來後,看績效狀況再於下半年檢討。

經濟部從2017年開始推動「智慧機上盒(SMB)」5年輔導計劃、2019年推「AI輔導計劃」、2017年推「領航標竿企業」。今天記者會分享成果,邀來邀來塑膠生產的亦良公司水上摩托車螺旋槳供應商般若科技,以及汽車大廠福特六和等,就公司在數位轉型的推動過程及執行成果進行經驗分享。

總計智慧機上盒3年內已協助廠商完成5301檯安裝,進度超前,工業局表示,目標9100臺設備聯網可期。產業導入AI應用計劃預計投入8.03億,到2020年底已投入4.39億,補助112家業者提升製程能力。以大帶小的領航計劃,到去年底,政府累計投入7.57億,引導企業自籌款8.92億,成功推動航太汽機車、水五金等6案共20家廠商數位轉型,帶動廠商投資97.3億元。

而《產創條例》2018年修法,給予企業購買智慧機械與5G投資,抵減營所稅3%到5%優惠前者將於今年底到期,5G則到2022年底。已有綠委提議延長3到5年,也有人提議投資抵減率拉昇到15%。

對此訴求,工業局長呂正華表示,正持續收集意見中,要等5月去年報稅資料出來後,看執行績效才能去爭取新進度,檢討要到下半年去,目前還沒跟部長報告。

他強調有不同建議都會做滾動式檢討,臺商回臺投資3年下來,已要求200多家設智慧產線,加上中小企業與根留臺灣兩項投資方案,還有1000多家。行政院院長沈榮津說往高階智慧製造中心發展,因此是否提高抵減率增加誘因,還要跟財政部協調。

呂正華說,今年送立法院審議優先是《生技醫療條例》,等到行政院就政策報告就要送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