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率高因年齡、慢性病 基隆議員怒批:沒政治道德

市議員王醒之表示,市府以家屬不忍長輩受苦等原因,說明致死率偏高問題,簡直是混蛋。(陳彩玲攝)

基隆市疫情爆發至今,累計28名死亡病例,其中15名爲機構住民,市議員王醒之表示,最近陸續接到許多民衆陳情,疫情降二級後,再也見不到自己的長輩,最後見面已變成白骨,他說,市府以年齡、患有慢性病等原因,說明致死率偏高問題,簡直是混蛋、沒有政治道德。

基隆市議會今舉行第19屆第16、17次臨時會,王醒之提及,市府於防疫記者會總是說醫療量能足夠,但逸嘉養護中心6月3日出現第一例確診個案後,等了13天才做清倉,他說,一開始讓住民不進不出、就地隔離,與當年SARS和平醫院封院的決策幾乎一模一樣,質疑「到底是誰做的?」

王醒之說,逸嘉只有觀察室,沒有足夠設備,到了第10天累積第17例,市長林右昌纔在防疫記者會說要降載,一直到第13天,23位住名才全數離開,他怒批,消失的13天,所有住民、照服員就像在煉獄裡生活。王說,現在疫情降級,陸續接到家屬電話,他們紛紛提到不忍長輩確診後再也見不到面,最後一次接觸已變成白骨。

王醒之進一步指出,基隆在疫情出現三高,分別是超高確診率、超高死亡率和超高致死率,市府如果沒有事前準備,就不能甩鍋說是確診這高齡、患有慢性病,或是家屬不忍長輩受苦,他認爲,用這種理由解釋「簡直是混蛋」,連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都曾在記者會上公開道歉,市府這種說法「沒有政治道德」。

對此,林右昌迴應,會讓住民、照服員不進不出都是依中央指引處理。衛生局長吳澤誠補充說明,13天不是空擋,醫療單位或照護機構都有進行相關措施,但有一定的過程,並強調逸嘉是一次性感染;至於致死率問題,他說,都是用客觀事實分析,不會對家屬或照顧者有任何評價行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提供相關數據,致死率會隨着年齡增加上升,但都是參考,市府不會用來比較、卸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