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12月內銷盤價開平低盤 平均降幅1.65%

中鋼11月15日召開12月份內銷月盤鋼品盤價會議,會中決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全球今年GDP成長率預測從6%至5.9%,主因已開發國家供應鏈瓶頸尚未解決,再加上新興國家疫苗施打率偏低導致疫情惡化,以及各項能源及原物料價格攀升等因素,造成全球經濟成長力道趨緩。臺灣因整體疫情控制得宜,製造業動能強勁,海外臺商迴流建廠,前瞻基礎建設計劃持續進行,在商品出口以及國內投資雙引擎帶動下,IMF 逆勢上調臺灣今年GDP成長率從4.7%至5.9%,臺經院更是將今年GDP成長率上修至6.1%。另,世界鋼鐵協會最新預測顯示,全球鋼鐵需求在2022年將成長2.2%,增加4100萬噸至18.96億噸,未來鋼市榮景將不容看淡。

美國與歐盟於10月底達成貿易協議,讓歐盟鋼鋁產品特定配額可豁免關稅,有助於歐盟的鋼鐵外銷至美國;另,歐洲面臨環保、能源等議題,陸續規劃落實碳費、碳關稅,鋼廠也納入碳附加費及能源附加費,有助支撐歐洲鋼價。美國衆議院於11月5日通過約1.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將用於改善美國道路、橋樑、管路、港口和網際網路連線,根據美國鋼鐵協會(AISI)預估,此法案將使美國鋼鐵需求成長3%至4%,臺灣鋼鐵產業有望受惠。此外,爲達「雙碳目標」,大陸鋼鐵限產令仍持續發酵,9月粗鋼產量共7375萬噸,年減超過兩成,減產政策趨嚴將使鋼鐵供給更爲緊縮。

透過減碳以減緩全球暖化已成爲國際共識,10月底至11月中於英國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聚焦世界各國減碳政策,歐盟規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爲跟進國際減碳及綠色鋼材訂價趨勢,中鋼公司除了積極盤點產品碳足跡,也投入各項減碳設備與技術,並預計自明年8月起針對外銷鋼品加收碳附加費用。

近期全球鋼價因區域性的政經環境發展分歧,市場行情持續盤整。受到燃料、冶金煤、副原料等成本增加、建築活動回升以及客戶補庫存等帶動,印度、俄羅斯鋼廠皆積極提高鋼價。然而,同樣受到能源危機的中國大陸,則加強對煤炭價格的調控,做好電煤保供穩價,連帶使大陸鋼品期現貨價格下跌;大陸寶武鋼12月盤價針對不同產品至少下調200~300人民幣/公噸,越南河靜熱軋則調降40美元/公噸,亞洲行情或受干擾影響市場信心。

臨近歲末,考量國內鋼鐵產業面臨國際行情波動、供應鏈瓶頸、運費高漲、庫存去化及資金調度等壓力,中鋼公司決議12月份內銷月盤除電鍍鋅鋼卷、電磁鋼卷平盤外,其餘產品順勢予以適度調降,平均降幅爲1.65%,以確保上下游營運佳績,並期許下游業者一同投入環保及社會責任的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