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廠商扎堆韓國遊戲展G-Star 背後深意何在?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渾沌七日死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隨着11月的悄然來臨,2016年世界範圍內最後一個大型遊戲展覽會——韓國的G-Star也登場了。G-Star作爲韓國國內最大的展會、世界範圍內第四大展覽會,每年都會爲玩家呈上衆多的遊戲大作以及養眼的COSER,但是,對於G-star的你真的瞭解嗎?不妨先跟着筆者來了解一下G-star的歷史和現狀。

G-Star的誕生:韓國遊戲力量整體展示

G-Star其實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遊戲展,它的誕生可以說是彙集了韓國國內所有的遊戲力量而成。隨着韓國遊戲的發展,爲了擴大韓國遊戲的影響力,本着有備無患的心態,韓國G-Star組織委員會於2004年12月宣佈將韓國遊戲展示會、韓國街機遊戲展、韓國數位內容博覽會等三大展覽會合並,統一爲韓國國際遊戲展示會,也就是現在的G-Star。可以說每一屆的G-Star都是韓國遊戲力量的整體展示。

在Gstar排隊進場的韓國玩家

從2005年11月整合開始,到如今G-Star走過了近11年的歷史。作爲韓國國內最大的展會,G-Star受到了衆多硬件與軟件商的喜愛,微軟、英偉達、索尼全球知名的大廠商們紛紛參與其中,這無疑也給G-Star增添了多樣化的色彩。

隨着G-Star的發展,當初組織委員會有備無患的前瞻之舉亦展示出了它的效用。

2007年韓國遊戲在中國潰敗,韓國網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更是跌至到20%,這對於曾經雄霸過中國市場的韓國遊戲廠商來說是不能接受的。爲了挽回江河日下的韓國遊戲市場,2007年的G-Star的主題便是“趣味遊戲 蓬勃產業”。主辦方重點強化了展會的商務功能,政府招商的舉措也是歷屆展會中最多的。這屆展中舉辦了全球運營商出口洽談會、G-Star投資洽談會等招商會議,以促進韓國遊戲的出口。B2B商務館有63個企業參與,比前一年多出了30家,中國的盛大、騰訊、遊戲蝸牛等廠商也都參展B2B館。韓國政府部門和廠商借G-Star這個平臺推銷遊戲來挽回收入下滑的急切心情可見一斑。

G-Star與中國玩家:讓人難以自拔的深坑

雖然貴爲韓國國內第一展,但是由於中國廠商對於ChinaJoy的熱捧,G-Star在國內玩家的印象中遠遠不如ChinaJoy的影響力大。真正讓國內玩家有印象並且開始記住這個展會的還是2009年的G-Star。在這年的展覽會上,韓國遊戲商們展示出次時代級的《劍靈》、《熾焰帝國2》、《龍之谷》、《tear》等多款大作。衆多大作雲集引發了媒體的高潮,而國內的玩家在見識到如此優秀的畫面後紛紛陷入深坑難以自拔。然而《劍靈》直到2013年11月28日才公測;而《TERA》更是被拖至於2014年12月11日才正式與玩家們見面。不得不說,09年的Gstar雖然驚豔,但是這個坑也太深了。

曾經劍靈初曝光就吸引了無數玩家的目光

縱觀G-Star的歷史,2009的這一屆被無數媒體認爲是歷屆中最成功的一屆展覽會。在這次展會上,各廠商的次世代新作亮相,而暴雪這種世界級名廠的參展更是讓展會本身的吸引力大增。同時各廠商也給玩家提供了盡情體驗遊戲的空間,並給與充分的幫助說明。比如說讓Showgirl更多的扮演爲玩家提供遊戲說明的角色。

美麗的SG自然也是重點中的重點

而徹底讓玩家知曉G-Star大名的原因,則是在這次展會上首次實行了分級制度。展覽會上分成了18禁、15禁以及通用展臺。據媒體報道,成人網絡遊戲《劍靈》放映館,《科南時代》、《TERA》試玩臺在入口安排相關人員阻止沒有入場卡片的遊客入場。而15禁的《星際爭霸2》展臺也是需要玩家必須攜帶象徵着15歲以上的黃色腕帶才能入場。這次的分級制度引起了中國媒體的爭相報道,這也讓國內玩家對於《劍靈》、《TERA》等產品充滿了好奇與迷之憧憬。而根據媒體爆料出來的畫面來看,這過度性感的遊戲人物形象更是引起了國內玩家的沸騰,以至於不少玩家掰着手指頭等待這些遊戲的測試。

扎堆G-Star的中國廠商:從代理爭奪到逆輸出

其實說到參展廠商,國內的廠商諸如盛大、騰訊等,早在2007年就參展過G-Star。作爲在中國過的頗爲滋潤的代理商,對於這個韓國最大的網遊出口平臺他們自然不可能錯過。

最開始中國廠商參展G-Star除了與韓國遊戲商探討遊戲發展、見識次時代遊戲內容以外,最重要的自然是發現潛力股並談妥遊戲代理事宜。例如,騰訊雖然是在2011年5月才宣佈代理《劍靈》的事宜,但有消息透露,其實早在《劍靈》亮相2009年的G-Star展會之後,騰訊就對它垂涎欲滴。只是談判的過程一波三折,一直找NCSoft軟磨硬泡,整整磨了一年多才成功拿下。

然而隨着遊戲行業人才交替,大量傑出的人才進入中國遊戲圈後,國人自主研發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在自研擁有了充足的實力後,國內遊戲商參展G-Star的另外一個目的自然就是打入韓國市場。例如,2013 G-Star上,本站公佈了當時最新的東方幻想風格的3DMMORPG《天諭》,並在展會現場提供了試玩;2015年騰訊在G-Star上發佈CG的《天涯明月刀》更是驚豔了一票韓國觀衆。

本站自研發遊戲《戰意》就曾經2015年在Gstar開啓了發佈會

其實韓國市場一直屬於一個成熟而豐碩的遊戲市場,僅在2014年韓國遊戲市場的規模就已經達到了99,706億韓元(約582億元人民幣)。而且韓國遊戲的市場與中國相似,主要是以PC爲主的網絡遊戲和以手機爲主的移動遊戲,而不是日本、歐美這樣的家用機市場。也正是如此,在同樣經過韓國遊戲十餘年薰陶下的中韓玩家,對於優秀的遊戲有着大多數相同的可接受點。

韓國遊戲市場雖然增長陷入了停滯,但是成熟值得收割

例如同樣是走精品研發路線的《劍靈》、《天涯明月刀》就一樣受到了中韓玩家的喜愛和追捧。而Gstar是韓國國內最大的遊戲展,堪比ChinaJoy在我國遊戲行業的影響力,在展會上發佈的新遊戲勢必能夠受到衆多玩家關注,獲得更多更大的曝光量。對於展會本身、玩家、遊戲商來說是一個三贏局面,也正是如此,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國產廠商選擇將自己新遊戲在Gstar上進行發佈。

其實在這一行爲的背後還有着更深的意義。國內網遊玩家對於韓國遊戲一直有一種亦敵亦友、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在背後。從《傳奇》到《永恆之塔》再到《劍靈》,中國大部分90後80後玩家可以說都是在韓國遊戲的薰陶下成長的,儘管很多玩家都在鄙視韓國網遊,稱其爲泡菜遊戲,然而在面對遊戲時,身體卻很老實的貼了上去。

由騰訊代理的《劍靈》國服,雖然遊戲後勁不足玩家流失嚴重,不過遊戲在前期卻成功吸引了非常多玩家的目光。《劍靈》公測後兩個月左右,騰訊就宣佈同時在線玩家數突破了150W。由此可見,儘管玩家口中說着不要,但是面對韓國的次時代級遊戲卻依然控制不住雙手陷了進去。

騰訊爲《劍靈》投入了大量的資本進行宣傳,一度請來了少女時代代言

對於國內玩家來說,民族自信心這個東西一直是隱隱存在的。對於韓國遊戲十餘年在國內的攻城拔寨的行爲,很多網遊玩家都是對於國產遊戲的不爭氣而憤慨。其中更有不少玩家曾提出,什麼時候我們國家也能出一款遊戲在韓國的遊戲市場中攻城拔寨呢?

事實上,近年來國內廠商也確實在朝着這一目標努力着。2015年,本站就曾將戰略級PC網遊《戰意》定名後的首次亮相舞臺交給了G-Star 2015遊戲展。其實按照常理,正常情況下,國產戰略級的端遊都應該首發於中國的ChinaJoy。而這次本站卻出乎意料的在Gstar首發,目標自然是着眼於Gstar的影響力,以及背後豐碩的韓國遊戲市場。而遊戲展之後,《戰意》亮相韓國Gstar2015並飽受韓國玩家好評的消息傳回國內不出意料的引發了國內玩家的新一輪熱議

早在15年,本站就已經磨刀霍霍意圖韓國遊戲市場

不管遊戲的結果如何,僅僅是這一個“在韓國大受好評”報道就能引起國內玩家的熱議。可以說國內不少廠商,很早就已經準確的挖掘到了網遊玩家背後的那點小心思。《天諭》、《天涯明月刀》再到《戰意》,越來越多的國產新遊戲紛紛奔向Gstar的舞臺,力圖從這裡開始打入韓國的遊戲市場。因爲他們知道,一旦自己的遊戲在韓國市場成功後,榮歸故里之際必然也是一呼百應。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詳情請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