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和中信銀行 聯合發佈《老年金融消費者風險防範手冊》

3月14日,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和中信銀行聯合發佈《老年金融消費者風險防範手冊》(以下簡稱《手冊》)。《手冊》由中國老齡協會宣傳部指導編寫,旨在提升老年金融消費者風險防範意識、加強風險防範能力。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養老金融是金融工作“五篇大文章”之一。養老金融是圍繞預備養老、退休金融、適老服務等全生命週期各種養老需求所進行的金融活動,服務老年客戶、守護養老錢袋子,是養老金融的重要工作。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提出,打擊涉老詐騙行爲,廣泛開展老年識騙防騙宣傳教育活動。

《手冊》從老年金融消費者的八項基本權利入手,重點圍繞老年金融消費領域如何防範非法集資風險、多種形式的詐騙風險、委託代辦風險、個人金融信息泄露風險等老年金融消費者最常見的四大風險,從特徵識別、常見套路、防範提示、典型案例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既有專業性,又有實用性。特別是《手冊》遴選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25個老年金融消費真實案例,緊貼生活實際、通俗生動。

《手冊》是老年人在金融消費領域防詐反詐的工具書和口袋書。針對非法集資的風險防範,《手冊》以案例揭示了入股分紅、充值返現、預付消費、發展會員、溢價回購、承諾返利、假借慈善、編造項目、高利誘騙、投資理財等複雜多樣的表現形式;針對多種形式的詐騙風險防範,《手冊》詳細剖析了通過電信網絡、“以房養老”“交友”“養生養老”“書畫收藏”、冒充特定人員等多種形式實施的詐騙手段;針對委託代辦的風險防範,《手冊》提示老年人在委託他人代管金錢和財產時,應與受託人簽訂委託書,明確限定受託人的權限,確保自己權益不受侵害;針對個人金融信息泄露的風險防範,《手冊》提示針對個人身份信息、財產信息、賬戶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和其他信息等,老年人一定要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平時保管好自己的重要證件及財務相關文件,避免個人重要信息的泄露。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齡戰略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方彧指出,當前,中央提出大力發展銀髮經濟,國家層面出臺了發展銀髮經濟的指導意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將發展銀髮經濟作爲重點工作任務。養老金融是發展銀髮經濟的要素保障之一。寫好養老金融大文章,是助力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民生福祉的應有之義。切實維護老年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老年人在金融領域的識騙防騙能力至關重要。

中信銀行高度重視養老金融生態建設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作爲國內最早推出老年客羣專屬服務的商業銀行,中信銀行於2009年推出國內首張老年客戶專屬借記卡——幸福年華卡,2019年成爲中國老齡協會唯一戰略合作銀行,2023年中信銀行“哨兵”系統攔截電信詐騙案例入選金融監管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此次中信銀行聯合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發佈《手冊》,旨在深入踐行“金融爲民”理念,幫助客戶有效防範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類詐騙犯罪,守護好養老錢袋子,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

據預測,我國“十四五”時期新增老年人口將是“十三五”時期的1.5倍。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佔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隨着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金融消費者所佔比例越來越大。銀髮經濟將成爲經濟發展新動能之一,但老年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甚至被詐騙的問題也時有發生,老年金融消費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業內人士表示,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中信銀行在組織開展老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的基礎上,共同組織編寫該《手冊》,對保護老年金融消費權益具有積極作用,期待老年朋友通過學習《手冊》,提升風險防範意識、加強風險防範能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