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商會調查 逾半數美商不再視大陸爲首要投資地

中國美國商會1日發佈2023年度的《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過半數受訪美商表示,中國大陸已不再是其首要或前三大的投資目的地。(示意圖/達志影像)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1日發佈2023年度的《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過半數受訪美商表示,中國大陸已不再是其首要或前三大的投資目的地,創下該調查有史以來最大升幅。

美國之音報導,根據報告,多數美商不打算撤出中國市場,但他們對去年的營收和獲利、中國大陸的經濟、投資和營商環境的前景,甚至美中關係的未來走勢,都瀰漫着悲觀情緒。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僅45%的受訪美商還將中國視爲首要或前三大的投資目的地,創該調查25年以來最大跌幅。換言之,不再優先投資中國或只將中國視爲衆多投資目的地之一的美商比例,已升至史上新高、總計55%。

位於北京的中國美國商會會長哈特(Michael Hart)於1日的記者發佈會上表示,這代表在陸美商對投資中國的熱度有所冷卻。

哈特說,一年前,60%的受訪美商表示,中國是首要或前三大的優先市場,但今年,這個比例已跌至只有45%。哈特解釋,這背後的因素很多,有三年疫情和嚴厲封控的衝擊,也有美商人員商旅出行困難、供應鏈中斷的挑戰、以及整體商業氛圍的低迷等影響,讓中國不再是多數美商心目中的最優先市場。

在此前提下,該報告進一步發現,過半受訪美商投資中國的意願也首度下滑,高達46%的受訪美商表示,他們今年沒有在大陸擴張的計劃,甚至有9%的受訪美商打算縮減今年的在大陸投資。高達45%的美商認定,中國的投資和營商環境持續惡化,此一比例相較於往年12%至21%的水準也高出許多。

受到封控的衝擊,68%的受訪美商預估,其公司2022年的營收可能較2020年的水準持平或下跌,54%企業表示,2022年可能出現虧損或只能達到損益兩平。

哈特說,多數美商反應,基於在中國的供應鏈受到疫情和封控的影響而時有斷鏈,他們爲了分散風險,已經開始投資其他國家,建立替代產線,也因此,他們對中國的整體信心開始下降,尤其二十大後,中國政府動輒大談要打造各行業內的「隱形冠軍」中企,讓美商對中國持續開放、歡迎外資的承諾,出現質疑。

該調查顯示,65%的受訪美商表示不確定中國是否會進一步對外資開放。另外,49%的會員企業認爲,相較前一年,他們在中國大陸更「不受歡迎」,該比例在消費行業更高達56%。

不過,當被問到最受爭議的問題「是否要撤出中國」時,高達74%的受訪美商都表示會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只不過有12%的美商表示已開始將製造或外包業務移出中國,另有12%的美商則還在考慮轉移,此兩題問卷答案佔比的加總爲24%,較去年調查增加了10個百分點,美國商會表示,這將是未來值得持續觀察的警訊。